正文

杜行的爷爷(5)

古玩战争之诈眼 作者:秦军


有人因为买假古玩倾家荡产,同样,也有人因为卖假古玩而人亡家破。

按照族谱上记载,杜行家族最繁盛的时候,是在清朝康雍乾三代。旧时候犯事儿严重了会诛连九族。旧时候买古玩的人,通常都是些朝廷大员、巨贾豪绅和一些文人墨客。问题是,卖出去的假古玩,辗转几道手后,不知道最终会到了谁的手上,摆进三希堂,摆在皇帝的书案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杜行家族最繁盛时期,有五十多人直接制造古玩赝品。家族里选出来的当家人,负责对外兜售这些古玩。若是被人识破,当家人负责处理危机,不论是赔礼道歉还是赔钱、挨暴打乃至被断腿断手,甚至丧命,全部由当家人一人担当。为了不暴露不连累族人,当家人经常背井离乡改名换姓在外交易。杜行爷爷的爷爷,就是当家人,客死他乡,尸骨无还,他的坟是衣冠冢,里面置放了一口空棺椁。

但每个族人都希望能成为家族的当家人。

为了保护家人而死,是最大的荣耀,也是最无私的真情。

杜行知道,自己刚才说回不去,不仅意味着失去了保护家人的机会,还会被家人当作是自私懦弱的胆小鬼,会被逐出家门。

事实上,从现在起,自己已经被逐出了家门。

杜行把电话装回兜里,拿着毛巾,上了楼,把毛巾敷在唐正的额头上。

过了一会儿再摸摸唐正的额头,好像退了一点烧。又撬开唐正的嘴巴,喂他喝了半杯水。

唐正睡着了。

看上去好像不会有什么危险。

坐在架子床边,怔怔看着唐正这个大胖子,杜行问自己,真的是因为担心这个胖子没人照顾会死去,自己才不回去的吗?

是。

但不是全部。

自己想从这个胖子身上,知道是谁盗挖了自家的祖坟。祖坟很寒酸,连钱丽声当着自己和堂兄弟们的面都敢这样直言不讳,那就肯定是真的很寒酸,里面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那么,挖开祖坟的人在找什么呢?此其一。

其二,杜行知道,其实是自己的内心里对伯父杜承序有意见。不是因为他不让大家追究祖坟被挖这件事情,他这样做,想必自有他的道理,或是难言之隐。是因为自己对当家人责任的看法跟他的不一样。

一年前,二年前,三年前,甚至杜行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跟杜承序说过,当家人不能靠隐藏家人的方法来保护家人,那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如何将古玩仿制的技术提高。如果制造出来的古玩没人能挑出毛病,没人说是假货赝品,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安全,因为卖出去的是真正的古玩,自然也就没人找你的麻烦。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杜行的伯父却说,听上去很美好,但却没办法实现,像是乌托邦。赝品就是赝品,真品就是真品,就如同豆腐渣工程一样,即便能顺利通过质量验收,早晚还是会露馅的,几年后,十几年后,早晚会有麻烦。只要是赝品,就会有破绽。

杜行却不以为然,祖上原本是皇宫御匠,出宫后在家烧制宣德炉,所需配料与宫内宣德炉完全一样,一味不少,毫铜不增,铸造工艺也是完全一致,杜行的祖上原来就在宫里烧宣德炉,只不过挪了个地方在家里烧制而已。烧制出来的宣德炉跟宫里宣德年间的宣德炉没什么区别。就跟OEM贴牌产品一样。而后辈们,一代一代都谨遵祖训,或铜或瓷,皆循古方。那怎么会是假的呢?

古玩仿制和古玩鉴定不是矛和盾的关系,而是镜子的关系,鉴定会在镜子里看到仿制,仿制也会在镜子里看到鉴定。不是敌人,不是对手,而是互为老师。想要让一件仿制出来的古玩不被鉴定出破绽,就一定要学习鉴定知识;而要鉴定一件古玩是不是后仿,则务必要了解仿制的技术。这个道理大家早就明白,每一个鉴定家都知道很多关于古玩仿制的技术,大学或是研究院里的文博专业,专门教大家如何仿制文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