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春话年画

老俗事 作者:周简段


新春到了,不禁联想起中国的年画来。

据历史记载,年画最早起源于门神画。汉《风俗通义》载:“……画虎于门,皆追效前事,冀以卫凶也。”可见门画在汉以前已经有了。晋《荆楚岁时记》又载:“贴画猫鸡户上,是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与此相关的还有神茶、郁垒缚鬼的传说,人们相信“门户画神茶、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魁”,便用彩色画神茶、郁垒的形象,挂于门,以消灾纳福。这就是最早出现的门神画。到了唐代,门神普遍传为秦叔宝,尉迟敬德的形象。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因噩梦所致,夜不能寐,常常听到鬼的呼叫。当他把此事告诉群臣时,秦叔宝出班请命,愿与尉迟敬德立宫门把守,以防鬼魅。太宗准奏,当夜无事,于是画二人像于宫门,邪祟从此绝迹。后代沿袭此法,二人的画像就成了门神,并成为年画中的一个传统题材。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年画,是南宋版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此图,一般称为《四美图》,画的是王昭君、班姬、绿珠、赵飞燕四大美人。宋代出现的《岁朝图》,是可以划为年画之列的,但它只是文人们所特有的年画形式,可称之为“书斋年画”。到了明清时,随着版画艺术的发展,年画艺术也越发繁荣起来。由于年画这一形式的出现,使绘画开始从庙堂、书斋走向普通居民之家,这是中国文明史的一大进步。到了清代康熙年以后,随着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年画作坊也逐渐扩大和发展起来,其中最著名的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山东潍县等,且各有其地方特色。杨柳青年画,精工细腻,鲜艳雅致,题词讲究,可称北方之首。桃花坞年画,严谨精致,讲究透视,注意明暗,可谓南派之魁。潍县年画也有很强的民间特色,造型夸张,富于装饰性,色彩强烈。年画的题材也日益丰富,在原有门神画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财神、灶神、麻姑献寿、天女散花、麒麟送子、钟馗卫福等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