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月十六日妇女走百病

老俗事 作者:周简段


在中国新年(春节)期间,串亲访友,无分男女,登门拜年,煞是热闹。在欢乐之际,老妻同女孩子们谈起旧话来。她说:“你们算赶上好年头了。我年轻时候,女孩子们过年,只能呆在家里,谁敢各处乱跑?”

她说得不假。过去,春节前后对妇女的戒律束缚是很多的。

从腊月起,腊月二十三“祭灶”,不许妇女主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除夕夜,妇女只负责做年饭的炊事工作,同样不准到祭神拜祖的供桌前作主祭人。守寡的女人更不能接近供桌,而由承继人长子主持祭祷仪式。

在天津还有一种习俗,妇女无论老幼,从腊月三十夜晚向佛祖点香上供起,就进入禁锢期,不准外出串门。连自己家亲戚处也暂不往来,只准你在自己屋里、本家的院内活动。说是除夕夜“诸神下界”,妇女要回避,这为了自身安全;不去别人家,是因为人家“忌人”,实际只忌女人。当然也不欢迎外姓女人来自己的家,这包括了嫁出去的姑娘,年三十的晚上,必须使在婆家或自己丈夫家。就连腊八和祭灶那两天,也要姑娘们回婆家。

除夕守岁后,在家里过初一。初二早晨邀请一位夫妻双全、儿女满堂的妇女,来家说些吉庆话,称为“开市”,这才给妇女打开禁锢,宣布家里已经开放,妇女可以自由出入了。

妇女们不去亲友家,却可以去影剧院或寺庙。天津当年的影剧院在除夕夜办“迎春场”,招引不少妇女观众从家里出去。天津的天后宫是著名的过年烧香的地方。有些妇女许愿求顺,除夕夜去那里烧香拜佛,还有人去争取烧初一黎明的第一炷香。

一般家庭妇女,在正月要守在家中接待亲友拜年,直等到灯节过后的正月十六日,才堂堂皇皇地外出,称为“走百病”,就是说妇女这天出门散散心,可以走掉各种疾病。母亲家在这一天要接出嫁的姑娘回来松快游乐些天。可见在当年充满封建意味的春节习俗中,正月十六日,才给妇女们补偿了节日欢乐。

忆及这些往事,人们深感几十年时光,世道的变化确实太大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