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饼、春菜和吃春酒

老俗事 作者:周简段


二月四日,是癸亥年的立春。由于壬戌年有闰月,把立着轮到了年前腊月二十二日,立春无论在春节前或春节后,总是标志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特别是北国天寒,长城内外白雪皑皑,千里冰封,人们熬过严冬,渴望着春回大地。京津虽然不算高寒区,却一冬平均气温总在冰点左右。我现在虽然居住在南国,根本不用重裘,然而在年终岁首,对于在家乡时度过严冬渴望春天的心情,仍在记忆之中。

立着这一天,讲究吃春饼、春菜、喝春酒,以点缀节日,抒发迎春的愉快心情。立春吃春菜是古已有之的,据《四时宝鉴》载:“立春日,唐人做春饼、生菜,号着盘。”《武林旧事》载:“春前一日,后苑造办春盘,翠缕红丝,备极精巧。”

北方的春饼是烙薄饼,不同于乎日吃的家常大饼。有的见夹层,有的像大型的饺子皮,比平时的大饼小得多,亦薄得多,卷春菜吃。春菜是用新青韭、豆芽菜、细粉丝、胡萝卜丝、肉丝等等,混合炒,有荤素两种吃法,又叫炒合菜。鲜香适口,正符合“翠缕红丝,备极精巧”的春菜形象。有的人家,在春菜之外,往往再配上几盘菜,如炒鸡蛋、麻酱蒜拌黄豆芽,炒豆腐干、肉丝或炒藕片之类,全属淡雅菜品。不动鱼肉大荤。

吃春酒之风,除一般市民家庭,尤盛行于各行各业的商店中。当年的大商店立春吃春酒之风极盛。春节前商店结账、催欠、清仓、盘存,大忙特忙;一过了除夕,百事完毕,整个休市。于是,不问立春是哪一天,吃春酒习惯都从新正初一开始。同行间互请,一直吃到正月十六过完灯节为止。

商店请吃春酒,首先请银行钱庄,酬谢资金通融上的支持、其次是同业互有交往之家;再有就是掮客,感谢生意上的互助,并约定新的一年的合作。当年,天津旧法租界杨福荫路各钱庄,六号路益友坊附近各棉布庄,针市街、竹竿巷杂货业的“老四号”,估衣街“祥”字号以及各业批发商等,在新正月的上半月中,天天摆酒排筵,壶觥交错,极尽热闹。

后来,抗日战争从华北席卷全国,商界衰微不振,这种吃春酒的排场也就逐渐弱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