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节:第九章 如何让你的经济不陷入危机(5)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作者:诸总


2.是非分明者

这种人眼中的世界只有黑白两色。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该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并以此来评定优劣。他们认为自己是捍卫信念、坚持原则的勇者,但在别人眼里可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种人总是处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像堂吉珂德一般勇敢地与风车战斗,却不知自己早已被时代淘汰。

3.完美主义者

这种人要求自己的一切都要尽善尽美,也以此为标准要求别人也要达到他的标准。他们要求自己和部属必须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部属们被搞得精疲力竭、纷纷跳槽,留下来的人更是苦不堪言。长此以往,将导致无人拥戴的结果,自己的前途自然也岌岌可危。这样的人比较胜任独立工作,如果做管理工作,则会使离职率大幅上升。

4.懦弱者

这种人在任何时候都不敢与别人发生争执,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避免冲突。事实上,在工作中由不同意见所导致的良性冲突,可以激发活力与创造力。如果这样的人担任企业主管,则无法做到为部属据理力争,会丧失在部属中的威信,也会被同级别的人员看扁,获得升值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无条件地躲避冲突只能压抑自己的感情,导致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这种无能甚至会蔓延到生活中,给婚姻、家庭和朋友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5.独裁者

他们处处推行铁腕政策,言行强硬,对持异议者毫不留情,时常用最严厉的手段镇压反对者。强烈的攻击性使他们处处树敌、四面碰壁,结果就是短命的职业生涯。

6.哗众取宠者

他们时刻在标榜自己的崇高,他们总是四处张扬自己的远见卓识,别人稍有反驳便招来他们滔滔不绝的言辞。事实上,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想引起他人对自己的重视。如果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他就会变本加厉,像个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孩子一般闹个不停,直到有人注意为止。脾气再好的人对他们也会失去耐心,最后他们只能落得个无人问津的凄凉下场。

7.自大者

这种人自信心极度膨胀、眼高手低。他们在寻找工作时就瞄准了一流企业,不成功就干脆自立门户。如果进入一流企业,他们不久便会认为现在的职位无法展现自己的能力,多会主动要求赋予他们更高的职位、更大的责任,当然还有更高的薪水。结果完不成任务却认为是他人能力不足,无法配合他的领导,不懂得自我反省,反而要求更高的权力来完成之前的承诺,结果是常战常败,终将被扫地出门。

8.悲观者

他们在行动之前,会想到所有负面的结果,并因此而焦虑不安。他们往往遇事拖延,说是深思熟虑,实则是畏惧失败。他们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总怕失败丢了面子,在承受过大的压力时,甚至会患上忧虑症。

9.无情者

他们完全不知道人性为何物,对他们来说,恐惧、爱、愤怒、贪婪及怜悯等情绪统统是小说家的虚构。他们在说话时通常一句寒暄之词都没有,直接切入正题。在下属和亲友的眼里,他们就是一个机器人,时刻都把情绪排除在外。这样的人也许会获得一时的风光,被人赞为理性者,但他们的内心冰冷一片,没有任何温情的呵护,他们的事业也许会成功,但他们失去了更多。

10.无能者

他们总是装作对一切事情了如指掌,最常说的话是:“这对我来说太容易了。”他们希望30岁就赚够一生的钱,40岁就获得万人拥戴,50岁就成为全人类的精神领袖,到了60岁,他们就只能去做神仙了。其实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们希望自己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又不肯付出努力,更不愿求助他人,他们认为这样会被人看不起,于是他们只好不懂装懂。他们处处要求完美但却往往搞得一塌糊涂,工作严重瘫痪。这样的人身居高位,只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11.长舌者

许多这样的人其实心地并不坏,他们大多没有心机,对他们来说,所有的话题都可以公开作为谈资,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有些话只能私下说。在讲究商业秘密和组织层级的企业,这种人不但会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时还会牵连别人和他一起倒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