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通的艺术

艺术战斗论 作者:(日)村上隆


那么,我又在做什么呢?我只是一直观察达明安的动向。其实,我也正想去做跟达明安一样的事情,也就是直接找拍卖公司,打破行业既成的销售习惯。不过他做了之后我再去做就没意义了,而且世界经济也崩盘了,所以也就作罢。

达明安的做法在商业上也许算不上成功,因为金融风暴导致拍卖场上的作品大部分都流标了。即使如此,不,应该说正因为如此,艺术家们才看清了活在富裕社会中的人们所拥有的金钱的实态,并面对这个大疑问,努力奋斗。所以身为艺术家的他,做了百分之百正确的行动。

当然,思想家、经济学者之类的知识分子也会预测未来并展开抽象的讨论,不过,人类的欲望不只有抽象的部分,实际的欲望更像严重的发烧缠身。而在这些真实欲望下发生的金钱,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观察;因此就这层意义而言,我们艺术家就像是被逼着去探索金钱实态的冒险家。既然生在这个富裕的环境并身为艺术家,是不能停止这场冒险的。

现在,艺术的世界受到俄罗斯等新兴国家不按常理出牌的金钱操弄。我不清楚这些人是不是了解西方艺术的历史,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艺术史,但要是问他们为什么想买艺术作品,说穿了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启文化之门时的想法一样,无非就是希望自己也可以跻身先进国家之列,得到文化水平高者的认同。

只不过他们跟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不同的是,当时日本人根本什么都不懂。主要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关国家富强、或者在富裕社会人类应该如何生存的哲学,全部被摧毁殆尽。

所以才会发生受骗买到赝品,或好不容易买到重要的艺术品,却在泡沫经济瓦解后不得不通过拍卖会卖到国外的状况。因此,日本国内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好作品。可是,新兴国家的人们对国家的认知以及未来立国的方向却很清楚,甚至连未来该何去何从都想好了。

当然,另外一个现实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里,最有可能增值的还是艺术。包含上面提到的单纯的理由,购买艺术作品的人们和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人们的想法完全不同,如果增值和提升社会地位可以一举两得,反正手上有闲钱,拿来买艺术品不是很好吗?正是因为这个理由,他们不断买进艺术作品。

这是现在的艺术作品流通的实际情况,也是我们面临的现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