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话拂尘(4)

退士闲篇 作者:白化文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戏有五方狮子,高丈馀,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龟兹部”条。按:此条中似有夺字,十二人是舞狮子者,“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的是领舞狮子的“郎”,乃另一人。拂子为指挥狮子用)

每奏,先鸣角。角罢,一军校执一长软藤条,上系朱拂子。擂鼓者观拂子,随其高低,以鼓声应其高下也。(《东京梦华录》卷十“车驾宿大庆殿”条)

天下神霄(按:“神霄”是北宋於全国各地设立的国家级道观的统一名称)皆赐威仪(按:卤簿、仪仗之类陈设), 设於殿帐座外:面南,东壁,……从东第二架六物,曰丝拂,……西壁,从东第一架六物,……曰丝拂,……(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

皇帝卤簿拂尘:朱牦为之。长二尺,结於木柄。柄长二尺一寸二分,围一寸五分七厘,通髹以金。上饰镂金龙首二寸五分,衔小金环以缀拂。下饰镂金龙尾三寸三分,末属金环,垂朱委。(《清会典图·舆卫二·卤簿二》)

又有执事太监捧着香巾、绣帕、漱盂、拂尘等物。(《红楼梦》第十八回。这是元妃省亲的仪仗队中之物)

上引古代中国中原地区社会中世俗贵贱人等使用拂尘的记录共二十则,时代从後汉到清代。从中我们至少能了解以下的情况:

一、拂尘的质料贵贱不等,与使用者的身分相当切合。当然,像“龙鬚拂”“狮子尾拂”及其神奇功用,不过说说罢了。就拿真正的狮子尾来说,其尖端有短球形隆起,哪能当蝇甩子使呢。看来,棕拂虽贱,却不见得“物微世竞弃”,而是在贫寒的人们手中长期地使用着。因其质地较硬,还可以代替小扫帚使用呢。最后要说的是,“马红装拂”不知何物,怀疑原书有讹夺之处,愿以质之高明。

二、为了“摆摆谱”,社会地位高的人自己是不执持拂尘的。除了上举书面记录外,还可以举唐懿德太子墓中壁画为例。其中一柄长柄拂尘,是由宫女执持的。王安石是个讲“祖宗不足法”的变法者,小说中特别用“亲自”两字点出他毫不讲究和事必躬亲的特点,当代读者万勿轻易读过也。

三、事实上,为了便于祛除蚊蝇和尘秽,当然以亲自动手为佳。这东西打人不痛,情侣间打情骂俏用之最为相宜。

四、可作某种乐舞的指挥棒用。从而能使我们悟出:它也能像麈尾、如意那样,起着某种指挥若定、领袖群伦的作用呢。

五、为了摆谱,自然可在仪仗、卤簿中使用了。

六、中国人认为红色吉祥,白色丧气。因而,世俗人等使用的拂尘,比较讲究的,常把鬃毛染作红色。只有一般人日常使用的棕拂,棕毛染不了,只可以本色对人了。好在中国人对白拂这种舶来品也并不反对,世俗人等日常也用白拂,取其纯洁乾净罢了。

汉化佛教是把拂尘作为上堂说法时的法器使用的。这是汉化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创造,後来几乎在所有的寺院中都推广使用了,并影响到高丽、日本等地区的佛教。可以说,上堂说法用拂尘作为谈柄以助挥洒,已经成为汉化佛教的外在小标志之一。

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挑中了拂尘来担当这项差使,以及开始起用拂尘的大致时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