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饮食逸话

醉蟹瓮酒荒唐语 作者:朱自清


 

周一行

又覃氏初次至日本时,入日式料理馆吃饭。其时他日语尚未娴熟,心里想吃蘑菇,而不晓得应该怎样说法,乃以铅笔绘一蘑菇的样子于白纸上,叫侍者取来。侍者点头会意,径入内室少时以雨伞一把进呈。

团结精神

王正廷常驻美公使的时候,有一次跟美国朋友谈天,无意中谈到了吃的问题。那位美国朋友,认为中国人进餐不及彼邦人各一客的来得卫生,言下大有鄙视的意思,接着说:“贵国为什么不思改良呢?”王正廷道:“敝国人民习惯于团坐合食,觉得如此吃法,方可表示他们的博爱团结精神,这是东方文明的表现,如果提倡分食制度,他们会说这太自私自利了。你道是吗?”那位美国朋友碰了一个软钉子,唔唔而退。

章太炎

章太炎每逢进餐,都拣面前最近的菜吃,稍远的便懒得举箸。民国初年的时候,他被袁世凯幽羁在北平,不许他和外界接触,但生活很是优待。袁世凯特地派了两名听差、一名厨子去伺候他,一日三餐,菜肴异常丰盛。厨子每月向上面领到小菜钱大洋六十元,照例每天应该做两元钱菜,但他只做一元钱,还有一元钱饱入私囊。从前的物价实在便宜,虽然只有一块钱,也可做好几样大鱼大肉的菜肴,光是章太炎一个人吃实在吃不完。伺候他的听差们看见他只吃面前的一两样菜,其余都不举箸,习以为常,于是听差们便把鲜腴的菜放得远远的,仅把素菜放在他的面前,等到章太炎吃下来,完全由听差们受用。后来给章的门下弟子钱玄同晓得了,和官方取得联络后,把两个听差全都开革。

鸭子

纪晓岚一生不吃鸭。不吃鸭的原因,据说当他出生的前数天,他的生母正在后花园中散步,忽然腿上给毒蛇咬了一口,有一只鸭子跑来给她吸去了疮口的毒汁,便倒地死了。当晚她做了一个梦,梦见那只救她性命的鸭子对她说,它前生原是西塘一青蛙,农人要杀它佐酒,她出钱买放了,死后投胎为鸭,来吃毒汁以报前恩。又说她不久即将分娩,生下儿子,前程远大,日后你也可因儿子的关系而受皇家诰封,后福无穷,言讫而逝。后来纪晓岚出生后,她便把这一番故事讲给她的儿子听,从此纪晓岚便一生不吃鸭子了。

点心店

徐文长为明代一怪人,聪敏绝伦,据说是天上天巧星下凡,文名播乡里,各种店铺都要请他写招牌,一经品题,身价十倍。有一个人要开一爿点心店,事前请他题一店名,以开店后长期免费供给一顿点心作为报酬。徐文长很是高兴,便为他设计,不用另题店名,干脆就叫点心店便是,接着替他写了一幅招牌,上书“点心店”三个大字,却把“心”字当中的一点去掉了,变做了“点店”,叫他挂出去,定可生意兴隆。老板依他而行,一时轰动遐迩,大家要来见识见识这一家奇怪的“点店”。果然利市三倍,老板兀自笑得合不拢嘴来。

从此,徐文长每天去白吃一顿点心,有时更呼朋引类一齐去吃。老板有些肉痛了,对徐文长说:“你本人来吃点心,小店义不容辞,但你的朋友太多,以后他们来时,请付半价如何?”徐文长说:“决计遵命办理,本来我也觉得太过意不去了。”

不料从此以后徐文长即绝足不至,而外面却起了一种童谣:“什么点心店?荒唐不正经,点心无一点,一点无良心!”此唱彼和,好像嘲笑老板的样子。老板一想不错,这样下去简直要永久留为话柄了,便把“点店”的“ ”字当中未写的一点,赶紧补了上去,成为正正式式的“点心店”了,他想从此不再有人能够嘲笑他了。

可是从此以后,这个点心店便生意缺缺了,因为它的面目已和一般点心店同样平凡了。老板一看不对,重复恢复本来面目,将心字中的一点去掉,仍以“点店”为招牌,可惜神秘的外衣一经脱去,趣味随之而丧失,过后重复穿上,已无号召力了。

老板晓得这是得罪了徐文长之故,于是急向文长赔不是,请他想一个补救办法。徐文长说:“现在再叫‘点店’不中用了,倒要挂出正正式式的‘点心店’的招牌来,不过‘心’字当中的一点,必须外涂朱红色,此外没有什么别的秘诀了。”老板从其言,一时哄传遐迩,大家认为这家点心店委实太奇怪了,从无心改为有心了,再从有心恢复无心,现在更将无心易作红心,都要来参观一下,一时门庭若市,依然不减新开店时的盛况。

洗手古礼

合肥李鸿章出使欧洲的时候,甫抵彼邦,即参加一盛大的宴会,吃的是考究的西菜。中间侍者送上一盆洁白的汤来,李鸿章捏起了勺子,正待一尝美味,忽见旁座诸客均以手浸入,恍然大悟此为用以洗手的水,并不是进食的汤。但勺子已捏在手中,岂能随便放下,露出破绽?于是他故作镇静,以勺取水,注于掌中,以左右两手徐徐擦抹。隔座贵宾皆视此为中国洗手古礼,咸肃然起敬云。

尸位素餐

逊清宫闱制度,皇帝进餐都是并列两席,一席皇帝自吃,另一席则不过摆摆样而已,根本没有人吃的。等到皇帝吃过,就由内监们一齐收去。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两种说法:一说另一桌是给先皇吃的,表示子孙辈不忘祖德的意思;另一说宫闱一切物事例必成双,虽御餐亦必以成双出之,以讨一个吉利。两说未知孰是?光绪接位后,以不能获得西太后那拉氏的欢喜,略有权势的内监们亦多方加以阴损,即光绪所用的御餐,亦往往食以隔宿而不新鲜的菜肴。不过体制未更,依然每次必开出两席,而每席菜肴的数目,仍然有数十盘之多,在桌上摆得满满的,但不是馊的,便是走了味的。光绪面对如许菜肴,有无从举箸之苦。有一次实在忍耐不住了,向着伺候左右的小监道:“以后不必再开两桌了,以省靡费,菜肴亦不必如此之多,只求新鲜足矣。”小太监道:“回万岁爷,这是祖制,必须要两桌的,奴才不是不遵万岁爷的圣旨,回头老佛爷(西太后那拉氏)降罪下来,奴才可担当不起。”光绪默然无语,从此忍气吞声,尽吃馊的、走味的菜,不再做声。所以后来光绪身死瀛台,得病的起因即为一种急性胃肠炎。这一位薄命皇帝生前所受的折磨,真也够受的了。

       

不过体制未更,依然每次必开出两席,而每席菜肴的数目,仍然有数十盘之多,在桌上摆得满满的……(宫廷御画《岁朝图》)

龙筵

袁世凯生前姬妾颇众,最得宠者为洪姨太太,言无不听,计无不从。洪略识之乎,而一知半解,当项城(即袁世凯)倡议帝制之日,反对者与赞成者各半,是以袁踌躇不决。袁长子克定,则怂恿其父登极颇切,盖阿爷一旦身为九五之尊,自己便是太子,日后可以继承皇位也。犹恐项城意志动摇,复运动洪姨太太一力从旁撺掇。某日为袁小生日,洪特备盛筵为祝嘏之举,菜肴丰盛,自不必说,最别致者为每样菜之上面,均伏有面粉捏成之小型五爪金龙一条,活灵活现,生色不少,名曰“龙筵”。当洪姨太太为项城斟酒时,为善颂善祷之语曰:“寿翁今天吃了这顿龙筵,不久一定可以做先皇了。”项城闻之色变。

包子阵

据说基督将军(冯玉祥)是以节俭闻名于世的。每逢宴会,他做主人,总是以家常便饭食客,别无珍馐筵席。有人说他常以大饼油条请客,那未免言过其实了。有一次他又发出请客帖,招待嘉宾,来客到齐后,围坐一桌,听差把一盘热气腾腾的鲜肉包子端上来,来宾心里明白,这便是宴客的盛馔了。大家也不客气,据案大嚼,吃了一盘,又是一盘,各人都吃了一个饱。末了大家抹抹嘴,恭维基督将军道:“今天的包子滋味太好了,这等吃法,既经济,又实惠,比请吃整桌的筵席,受用得多了,我们应该提倡一下这种富有革命精神的宴客方式。”边说边挤挤眼,准备告退了,基督将军站起来说道:“各位请别走,这是点心,回头再吃夜饭。”说着引导来宾走进另一间精室,只见室中已摆好一桌丰盛无比的筵席,大家方始如梦初醒,可惜肚子都已塞饱了,只好眼睁睁看着基督将军一个人受用。

子曰: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基督将军摆下包子阵,来宾个个中计,真兵法奇术也。

                       

好容易觅到几只螃蟹已是死蟹了,便鱼目混珠,烧给他吃。隔了一天,他得伤寒重症,不久,药石罔效,以此逝世。(《蟹酒图》,齐白石绘)

请看火锅

中华民国十八年冬,中央与阎冯方酣战于中原。阎冯司令部设于山西河边村阎氏老宅,前线消息每日传至河边村。其时日暮天寒,军中办事人员中晚佐餐之品,例用火锅。凡战事消息得势时,火锅中有鸡肉、鱼翅、火腿、鲍鱼、海参等珍肴;战事消息平常时,仅肉丝、鱼片而已;如逢前线受挫,消息吃紧时,火锅只有豆腐、白菜,不见荤腥。相沿成习,百试不爽。因此逢到吃饭时候,大家都争先揭开火锅盖张望,说是:“看看今天前方打得怎样了?”谑者记以四言诗曰:“战败吃素,战胜菜多。欲知消息,请看火锅。”

媲美济公

张宗昌称狗肉将军,以其好赌牌九,北方人向称赌牌九为吃狗肉也。有南方人某甲,夤缘入仕途,受知于张,获某省道尹缺。因思进献礼物若干,用表存心,唯不知何物张所喜爱,因向张之亲信马弁探询。马弁道:“咱们大帅要什么,有什么,珍珠财宝在别人看来好像贵重得了不得,咱们大帅连正眼都不瞧一下,老哥,我看你还是省省吧!”某甲道:“我不相信没有一样能讨张大帅的欢喜吧?”马弁道:“有是有的,只有一样——女人。”某甲道:“除了玩女人,还有别的么?”马弁想一想道:“除了玩女人以外,要算吃狗肉了。”某甲一听,目的已达,连忙回去杀了一二十条老黄狗,熏的熏,卤的卤,白烧的白烧,红焖的红焖,共计三百余斤之多,特派专差进呈,礼单上大书“媲美济公”(济公活佛不是爱吃狗肉的吗?)。张宗昌接到这票礼物,又好气,又好笑,不三日而免职之手令下矣。

素不吃饭

屈映光不喜交际应酬,对于外界一切宴会,概行谢绝。有时人家电话相邀吃饭时,彼恒答曰:“鄙人素不吃饭,尤其不吃晚饭。”

芒果

最近莫德惠至台湾专诚访问张学良,某要人赠张以水果、手杖等礼物,托莫带去,按张以爱食水果闻名于世。当中华民国二十年春,张少帅初次南下时,在京酬酢频繁,临行各方均有馈赠,TV宋(即宋子文)晓得他爱水果,特赠以新鲜芒果两大筐。张食之而甘,连饭都不想吃了,仅以芒果往肚中塞,不消两三天工夫,两大筐芒果统统给他一个人吃光了,以致患上了急性胃肠炎之症。当“九一八”日寇发动侵略的时候,张还卧病医院未起呢。

吃甲鱼

战前郁达夫建风雨茅庐于杭州,与其妻王映霞徜徉湖山,安度其隐士生涯。郁故好客,凡往登门访问的友朋,无不诚意款接,大有“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之概。刘大杰亦一度卜居杭垣,得与达夫时相晤叙,并且常在郁宅吃饭。每次进餐,菜肴中必有清炖甲鱼一味,从未脱空。刘问郁道:“你倒喜欢吃甲鱼,老是吃不厌的样子。”郁微笑着指指映霞道:“都是她要我吃呀!”映霞粉颊绯红,道声“啐”,狠狠地唬了他一个白眼。刘大杰至此已完全明白了,不禁暗自低吟:“赵姊丰容工泥夜,徐娘风味胜雏年。”

以身殉蟹

清道人本名李瑞清,现在已经故世了,生前为有名书法家。因为他一生爱食螃蟹,据说一顿可独尽螃蟹一百只!故有“李百蟹”之称。其实李百蟹乃李八蟹之误,能尽八蟹,已堪称兼人之量,哪有人容纳得下一百只蟹之理?不过,他因吃蟹丧生,倒是实在的。原来他每逢螃蟹上市时起,日必以蟹佐酒,非蟹不欢,有一次恰值大风大雨,当差的买不到蟹,回来给他主人痛责了一顿,命令他非要买到不可。当差的没有办法,好容易觅到几只螃蟹已是死蟹了,便鱼目混珠,烧给他吃。隔了一天,他得伤寒重症,不久,药石罔效,以此逝世。许多医生都认为病因起于吃死蟹,那么真是以身殉蟹了。

辣椒煨鱿鱼

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美髯公于右老,原籍陕西三原县,生平嗜食辣椒。在他的故乡三原县有一家叫做“明德亭”的饭馆,其中有一位厨子司务张荣,擅做一样拿手好菜“辣椒煨鱿鱼”,烹调可口,滋味鲜美。于右老每次回到故乡,总要上明德亭去吃几顿饭,而“辣椒煨鱿鱼”自然是少不了的,因此对张荣特别赏识,特为挥毫,亲题“名厨师张荣”大字五个。明德亭对此珍同拱璧,做了匾额,悬在门口,替它招来了不少顾客。

素菜滋味好

黄炎培长年嗜素,不食荤腥,有人问他是否笃信佛教,他却不置可否。今年已是古稀高年了,但新近还娶了一位续弦夫人,琴瑟和谐,韵事独多。他的元配夫人王纠思女士生前擅烹饪术,因为黄氏嗜素,夫人恐怕他营养不够,青菜豆腐之中,暗以猪油熬之,清汤则和以童鸡汁,故鲜美异常,而黄实不知,恒谓人曰:“素食别有风味,其味且胜鱼肉荤腥也。”可是有时别人以真正的素食相食,而黄不能下咽矣。 

狗肉之功用

新近逝世的前国民政府法院副院长覃理鸣(振)氏,好吃龟肉、狗肉,据说龟肉、狗肉都是滋阴补肾的,无怪覃氏生前后房多宠了。

雨伞

又覃氏初次至日本时,入日式料理馆吃饭。其时他日语尚未娴熟,心里想吃蘑菇,而不晓得应该怎样说法,乃以铅笔绘一蘑菇的样子于白纸上,叫侍者取来。侍者点头会意,径入内室,少时以雨伞一把进呈。

基督将军

基督将军冯玉祥,当年投入革命营后,初次南下应邀至首都观光,对于政府人员于开会时例有菜点供应,大表不满,认为无谓浪费,尝撰对联一副,加以讽刺曰:

三点钟开会,五点钟到齐,是否真正革命精神?

半桌子水果,一桌子点心,忘记前方饥寒将士。

孔庚

上次举行国民大会时,有代表孔庚焉,好饮茶,有庐仝风生七碗之概。每值中间休息,孔代表例作牛饮,饮毕则解溲,溲后再饮,仆仆往返,劳其双胫,视开会时,尤为辛苦。

乳腐

顾维钧出任驻外使节甚久,足迹遍历欧美各国,生平爱食中华国产糟乳腐,每次出国恒随身携带十数罐,以备在国外陆续取食。某次顾赴法国,忘却携带糟乳腐,特命当差的往巴黎市各中国菜馆购买,遍购无着。好容易觅到了两方酱乳腐,顾氏得之,珍同拱璧,越宿此两方酱乳腐忽不翼而飞,查询之下,方知已给另外一位当差认为脏东西而扔掉了。 

西太后

逊清末叶,拳匪倡乱,造成庚子国变,西太后那拉氏挟光绪帝西奔。岑春煊为扈驾大臣,沿路侍从照料,日常御餐,由各地地方官到处供应。一日至陕西边界,地瘠民贫,县官以油渣制汤为佐餐之品。西后食而甘之,谓其味胜过山珍海味。辛丑回銮后,令宫中御膳房仿制,一时京师各菜馆竞相仿效,油渣一物,为之身价十倍云。

清宫之伙食费

逊清咸丰帝在位时,一日早朝,偶问某大臣曰:“卿平旦即起,以何物为早餐?”大臣曰:“臣以家贫,不过炖鸡子三枚,聊以果腹耳。”咸丰为之吃惊曰:“鸡子三枚须值白银六两,朕尚无此享受,卿奈嫌此菲薄邪?”大臣曰:“臣所进食之鸡子,乃系破碎者,其价甚廉,每枚不过制钱三文,与陛下所用者,大不相同也。”帝闻之无语。当时,宫中办事人员之中饱情形,可见一斑。

酒嗓

酒能败嗓,是以梨园子弟多戒饮。唯程御霜酒量奇宽,座有嘉宾,不辞频频引樽,大有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之概。而翌日粉墨登场,嗓音较不酒尤为清亮,时人名之曰“酒嗓”。

吃板子

清代制度,人民犯罪后官吏在公堂上审判时可以将犯人拉下去打屁股,名之曰“吃板子”。吃板子亦有轻重之别,打十记,打廿记以至卅记、五十记,均不等,但不论打多少记,均情让三记,即十记的只打七记,廿记的只打十七记,全国一律,奉为惯例。打屁股的差役,全都知道,如果打足了,反而算错,这是有一个出典的。据说顺治皇帝武人出身,登基以后,在银銮殿上,群臣偶有差池,即打屁股如仪。有一次顺治帝命令打一个臣子一百记屁股,打到九十七记时屁股已打烂,一片肉飞起来,直扑到皇帝的面颊之上。顺治为之懊恼不已,立刻命令止打,但皇帝是金口御言,既然先已命令打一百记,岂可随便变化。于是自圆其说道:“天赦他一记,地赦他一记,寡人赦他一记,合起来恰是三记。”从此以后,“吃板子”便一律让三了。

名肴竞赛

战前陈果夫氏长苏省时期,有一次大宴群僚,事前预嘱各地来宾须分别携带本乡名肴一味,共来参加。于是苏州的鱾肺汤,江阴的河豚,无锡的脆鳝和肉骨头,常熟的酱鸡,松江的四腮鲈等全省名菜,统统报到。陈氏亦将自己所发明的一样私房菜,贡献出来,乃是番茄锅巴汤也。席间,各人发表意见,评定各菜等次,番茄锅巴汤荣膺冠军,当筵晋封“天下第一菜”焉。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的制法,为陈氏积多年的研究而发明成功的。其唯一特点为色、声、香、味四德全备,盖色分五彩,绚烂夺目,锅巴入羹时,发出“兹兹”之声,而香气四溢矣。味之鲜美,自不待言,且蘑菇与番茄并列,华洋一体;虾仁与蘑菇共陈,水陆并用;锅巴与鸡汤,亦干亦湿;虾仁并雄鸡,能屈能伸。可称面面俱到,名至实归。

沈从文烧狗肉

沈从文为我所最钦佩的一位小说家,文笔美妙,生活丰富,所写作品,均有幽默风趣和特殊情致。早年他在军队中混过一个时期,对于行伍生活,极为熟悉。在《从文自传》第九章中,叙述他擅烧狗肉,常将狗肉买来,先在溪边洗净,切成小块,装入钵头中,加以调味后炖得稀烂,晚饭时搬出来,“使每个人的脸上皆写上惊讶的微笑,各个人的嘴脸皆为这一钵肥狗肉改了样子” 。

窝窝头

海上有丰泽园,闻由清宫名厨亲手制菜,不知是宣传,抑是事实?我去过两次,但吃的均为整桌筵席,亦无甚独到之处。因忆北平北海有菜馆焉,厥名“仿膳”,亦标榜慈禧太后御厨,拿手名菜有豆腐渣与干炒肉末等,确实别有风味。我最爱吃他家的点心小窝窝头,粉磨得极细,大小如荔枝,空凹处可塞入干炒肉末,吃来又糯又松,又甜又咸,而不觉其怪,可称异味。据说西太后当年逃难出走,路上吃到了窝窝头,后来回到宫里,又要想吃,左右不敢以此粗粮之物进,遂变通办法,精选原料,加工伪造而成一种特制的窝窝头。不知海上丰泽园,亦有这一样名件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