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书记请来了尚方宝剑(2)

二把手 作者:唐达天


对于何东阳与韦一光这两个人,他不能确信是谁,但也不好排除谁,当然也不能排除还有第三人。不管是谁,他觉得这种以牺牲金州声誉为代价,来换取个人利益的做法不可取,这样的人不可用。他今天能对丁志强如此,谁能保证明天不会对自己也如此?

在来省上开会之前,他本想找丁志强谈一谈,但一想起上次书记办公会上丁志强的那种态度,他就想再观望一下,看他惹出乱子后怎么收拾?后来他听秘书说,丁志强来过韦一光的办公室,让宣传部的人去省城扑火。他只暗自一笑,心里却越发对丁志强有了看法,你到市委来了不找我,说明在你的眼里根本就没有我,既如此,我还有什么理由为你擦屁股?你点的火,你自己灭,你出的乱子,你自己解决。这几天会议上,当他听到其他地市的领导纷纷扬扬,就已经下了决心,想建议省委调一下班子,最好把丁志强调出去,免得以后工作起来疙里疙瘩的不顺心。

第二天早上,按约定好的时间来到了省委书记的办公室,书记汪雪峰客气地说:“来来来,正权,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汪雪峰是他的老上级,对下属向来很随和,孙正权见了也不怎么拘束,就说:“没有,没有,多待一天,正好在省城看望了一个老乡。”开场白过后,他便很快转入正题说,“汪书记,我是来向您负荆请罪的,这一次,金州的群众上访事件没有处理好,给您添麻烦了。”

汪雪峰这才严肃地说:“给我添麻烦?添的什么麻烦?谁出的问题谁承担,承担不了就下课。”

孙正权看汪雪峰一脸严肃,说出的话句句都很严厉,心里不免有些胆怯,说:“要说直接责任是丁志强的,当然我也有责任,没有做好班子的工作,才导致了这样的后果。”

汪雪峰却没有接他的话茬儿,开门见山地说:“网上的文章你都看了?是不是事实?”

“看了,那篇报道是事实。”

“看来网上的文章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我也让信访办公室做了核实,调查的结果表明,你们金州的确在旧村拆迁时出过人命案,而且上访群众要求去见丁志强却见不上,他在忙什么?问题出了,如果你们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做好安抚工作,也不会引发网络事件。现在倒好了,经网络到处一转载,给省里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不明事理的人,以为我们的干部素质多差。”

孙正权忙点头说:“书记批评得对,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细,才导致了这次的恶劣影响。群众上访的那天,丁志强不在政府,常务副市长何东阳去会见台商时看到了上访的群众,当面向他们道了歉,并答应了他们提出的所有要求。我以为这事儿都过去了,没想到又上了网络,造成了这么大的负面影响。样板工程是丁志强同志一手主抓的项目,我过问得少了些,才出了如此差错。”

汪雪峰这才缓和了语气说:“正权呀,不是我批评你,该抓的还是要抓,决不能放手。这件事也告诉我们,新形势下的民主监督渠道多种多样,网络监督成了一种重要的手段,我们要经得起民众的监督,经得起大家的评说。最近,我也常想,媒体上一旦曝出某些人贪污腐败,曝出我们政府工作中的不足或失误来,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民怨与公愤?这主要说明我们党员干部中的一些人的确与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老百姓对他们有意见,一旦有了这样一个发泄的窗口,就会把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所有不满情绪统统发泄出来。所以,我们的工作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经得起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书记说得对,我一定照办。另外我还有个想法,这次网络事件对丁志强同志的负面影响也很大,我怕以后他在金州不好开展工作,从关心爱护干部的角度出发,建议汪书记考虑一下,能不能把志强同志调到另外的地区或者部门,这样可能对他好一些。”

汪雪峰沉思了一会儿,才说:“恐怕不仅仅是这一个原因吧?是不是你与他的合作不够融洽?”

“什么事都瞒不过书记您,的确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志强这个同志,有实干精神,也有雄才大略,就是有点儿太自以为是,听不进反面的意见,所以合作起来不是很得心应手。”

“班子问题,原则上我是坚持相对稳定,不想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这样不利于干部的培养运用,更不利于地方经济建设。不是原则问题,我们还是宽容一些,允许干部犯错误,也允许干部改正错误。这样吧,你回去后一定注意多加强班子的建设,要好好帮助丁志强同志认识自身的不足,让他加强协作精神,改进工作方法。如果他改了,就等这一届干满再说调整的事,如果他还是这个样子,我们再说。你看怎么样?”

孙正权马上说:“好好好,就按书记说的办。”

回到金州后,孙正权一下有了底气,有了汪书记这把尚方宝剑,他就不用再像过去那样迁就丁志强了。有时候,过于迁就就是软弱的代名词,他孙正权不会做颐指气使的霸道人,但也不想当软弱无能之辈。

孙正权回到金州正好是星期五,过了双休日,星期一刚上班,他就让办公室下了通知,星期二召开市委中心小组学习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