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发展型需求全面快速增长01

民富优先 作者:迟福林


我国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反映了社会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在生存型阶段,社会需求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基本生存需求;而在发展型阶段,发展型需求成为社会需求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由生存型阶段迈向发展型阶段,发展型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的势头。

一、发展型需求是更高层次的需求

所谓生存型需求,是指个人满足基本生理机能需要所必须的基本物质条件需求;所谓发展型需求,是指个人在满足基本生存型需求之后,对个人发展产生的更高层次需求。

一般来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结构也在转型和升级。在生存型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带来发展型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从生存型需求到发展型需求,代表着社会需求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趋势。

马克思把人的需求范围概括为三层,即“自然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其中,自然的需求属于生存型需求,精神的和社会的需求属于发展型需求。恩格斯提出“生存、享受、发展”需求三层次理论,其中,第一个层次属于生存型需求,后两个层次属于发展型需求。马斯洛提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属于生存型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都属于发展型需求。

二、发展型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1教育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教育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我国有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教育培养人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所需要的技能,提高个人对机会的认知能力和抓住机会的能力,可以避免因未受教育或受教育程度不高而遭遇社会排斥。尽管当前教育价格相当高,但老百姓往往舍得花钱让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1978~2007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77万人,是1998年的6倍;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中共教育部党组奠基中国——新中国60年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伟大成就[J]求是,2009(19)。

2健康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健康是社会成员过上丰富多彩生活所需体力和智力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是接受教育和就业以及运动、旅游、社会交往等个人追求的基本前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上涨。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比重为2%,到2009年已达到12%;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比重为33%左右,到2009年已达到72%。

3就业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就业使公民获得保障本人和家庭成员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收入,也能使个人与家庭赢得尊严并参与社会,两者都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体面就业参与社会也是获得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的途径,因为失业人口往往缺乏保证自身和家庭成员健康所需要的资金和社会资源。未来5年,我国就业压力仍相当大。

从农村劳动力看,在年龄结构上,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两者占外出从业劳动力的一半以上。作为新一代移民,他们与老一代移民有着本质的区别,希望在城市寻求个人发展机会,因此,这些劳动力继续外出的可能性非常大。31~40岁年龄组占外出从业劳动力的三分之一,这部分劳动力是农户挣得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外出可能性也非常大。40岁以上年龄组的比例不到20%,在不利的就业形势下,这部分劳动力的外出可能性相对较小。如果按70%的农民工依然外出,那么,粗略地估计农民工的就业岗位缺口接近1400万左右王德文中国就业形势变化与未来展望[N]光明日报,2009-02-05。

从城镇看,城镇的新增劳动力数量非常庞大。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大约有830万,2009年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数量有610万人,加上上年尚未落实就业的150多万,城镇本身需要解决就业的人数将达到1500多万人。不考虑就业岗位继续减少的情况,大约需要新增将近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才能解决全部就业问题。然而,我国经济增长创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大约900多万,显然不能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王德文中国就业形势变化与未来展望[N]光明日报,2009-02-05。

4基本住房保障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我国自古强调“安居乐业”、“居者有其屋”。住房问题是基本民生问题,是居民体面生活、尊严生活的基本体现。但现行房价不断上涨,使相当多的居民难以实现“居者有其屋”。假定房价稳定在2009年12月成交均价水平,并且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在2008年末的水平,城市标准家庭结构不变,家庭消费倾向为6206%,从中剔除居住支出,且不考虑未来储蓄贴现的问题,则北京、上海、杭州的标准家庭为购置90平方米的住宅需分别储蓄4917年、4736年和6016年,而南京和广州分别为347年和2121年。若以22岁参加工作,60岁退休为标准工作周期,则北京、上海、杭州房价已超过一代人(38年)储蓄可以偿付的范围,处于过高水平王蕴,卢岩“十二五”时期完善公共服务扩大居民消费的思路与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0(17)。在高房价下,保障性住房需求全面快速增长。2010年以来,中央和各地开始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2011年计划投资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王炜保障房建设持续加速2011年成“建设元年”[N]人民日报,2011-01-08。

表16世界部分城市房价与收入情况比较单位:平方米,倍

城市户均居住面积(平方米)房价收入比年份

旧金山约200551996

丹佛约200151999

续表

城市户均居住面积(平方米)房价收入比年份

纽约—79—

温哥华约200402000

东京约9045~5—

悉尼约18785—

伦敦—69—

资料来源:丁立民我国的房价到底高不高?对比分析中外房价的水平[OL]新华网,2007-03-17

5环境保护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后,对环境保护的诉求会越来越多。近年来就出现了许多地方居民抵制高污染重化工业在本地上项目的群体性事件。从国家层面看,加强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也全面增强。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已经对碳减排作出了自己的承诺。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并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朱小雯中国承诺:到2020年碳减排40%~45%[N]每日经济新闻,2009-11-27。随着“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我国环境保护的需求还会有很大的增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