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地区高校学生论文集合集(10)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作者:楚渔


楚先生对中国人思维的批判可谓一针见血,让人拍手称快,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我们,有义务与责任去思考,如何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因为找到症结所在才能为我们如何奋斗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读《中国人的思维批判》有感

中国石油大学 廖飞扬

我们这一代应该是对楚先生的书感受最深的一个群体了,很多的例子我们感同身受。我身边好多的朋友都争着想看这本书,很多朋友都向我预定,说看完了一定给他留着。其实反过来想想,为什么楚先生的书会这么受大学生的欢迎呢?因为他迎合了大学生的思想,也许现在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还是处于书中所说的中国传统思维,可是他们都有一个想要突破的心,都想要摆脱这种传统,这种束缚。这本书让他们看到了曙光。

读《中国人的思维批判》有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张郢

这是一部令人受益匪浅的书,这是一部令人爱不释手的书,起初我只是拿起这本书随意翻了翻,但没想到自己竟被书中那惹眼的论点和有力的论据所吸引,一口气硬是把这部书读完了。合上书,细细回味,觉得自己心中渐明,似豁然开朗一般,对国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原来,落后的思维模式导致了我们中国的落后。

社会上批判中国人的书目处处可见,但是能像楚渔老师这样逻辑清晰,论据确凿,议论严格而又真实地将中国人思维上的误区昭示于众人的文章应该说是少之又少了。我相信,这就是楚渔老师对自己论点的最有力的论证了,的确,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

思维混乱而且僵化?似乎在我身上真的存在这样的毛病,与同学讨论事物,我常喜欢下意识的兜圈子,论述缺少逻辑性,没有求证,概念模糊,偷换概念,转移主题等等,这不正是课堂上语文老师老师批改我们的作文时常用的一些特征词汇吗?

读完这本书,我们要从启发中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要认识到自己思维中到底有哪些毛病,

读完这本书,我的未来更加光明。

传统思维模式之思

中国石油大学 杨国权

初见书目便皱起眉头,只因近几年以高呼批判来赚取噱头的声音不绝于耳,所以颇为抵触。带着这样的心情时刻想着反驳,甚至对作者的观点不屑一顾,直到看完后记,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早已掉入了传统思维的怪圈,沉溺于感性认识而忽视了理性认知,不禁摇头长叹甚觉羞赧。

此书读毕感慨良多,反躬自省甚觉不足。思维之改变实为不易,然而国人一旦觉醒,民族之复兴不为远矣!

国人的思维批判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符永福

老实的说,我个人读完这本《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心中有好一阵翻云覆雨的纠结--现在我们思维的运行模式真的成为了我们国家的发展瓶颈了吗?

本人虽觉书中的有些例证列示得有些不当。但是大多数血淋淋的事实确实也令我窒息,困惑……为什么很多次在同等的情况下我们是这样的结果。在别的国家那边又是另一番的景象。

观察身边人情况大多也是如此,在学习或做事情的时候没有大胆的且满怀热情的探索那些未知和令人困惑的事与物。

中国思维对教育的思考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赵明

暂且抛开这个推断。我们不去证明这个推断的正确性。仅从我们日常的思维过程中我们得承认在思维上我们是存在弊病的--在认知上。大多情况下我们对认知背后的概念不感冒,就更别说有精确的定义,范畴。过多的局限于形象思维的层次,缺乏抽象的过程。即我们的抽象思维逻辑能力薄弱,或者说我们国人缺乏抽象的意识。这种意识的缺乏反映了我们的传统思维的形式固定化,僵化。

总而言之,我们缺乏思维的抽象过程,这就为偷换概念,转移话题,辩证法演变为诡辩术提供了可乘之机。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刘丹

大量的彩色图片,给“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思维模式”这一偏于沉重话题增添了轻松的元素,也勾起了我的兴趣。同时,区别于说教式的刻板与枯燥,作者诙谐自由、开放洒脱的文字更是引人。

思维的改造,在书中只是提了一些方法和方向,具体的实践还得看个人。“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阅读过程的确让受益匪浅。找到问题的根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中国之传统思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朱立群

的确,中国式思维是感性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注重用谋略,原则灵活,方法却僵化。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一流的高尖端人才,真是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思维模式来一次重新安装的时候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