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严重损害自己的私利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作者:楚渔


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马克思

……

在外国人看来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勤快”的民族,实际上中国人的“勤快”是逼出来的。

由于中国人缺少周密的计划和精细的做事风格,因而结果很不理想。不理想的结果必然造成反复修补或不高的生产价值,生产价值不高,又要付出更大的“辛劳”。比如开放以来,在中国的工厂从国外全套进口的机器零配件进行组装成的设备,就是没有外国人自己组装的好,因而附加价值中国的就比国外的低,也就是说:赚的钱就少。要想获得和国外同样的劳动价值,中国人在同样的设备上就得在数量上生产更多,也就是说如果是同样机器的劳动价值,中国人就得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劳作,而这更多的时间和劳作表现出来就是更辛苦。中国的很多管理者、专业人员、工人等不是不想把事做好,而是由于思维的惰性和僵化,很难把事做得很精细;总体来说就是做不到效率化。

……

僵化的方法来源于僵化的思维定势。而僵化的做事方式和方法,必然与实际发生矛盾,进而导致中国人不讲原则。同时,这种僵化的思维定势和僵化的做事方法又导致中国人老以为别人都是按他的想法行事。这又进一步导致互相猜疑,所以中国人的“窝里斗”的特点也造成了中国人一盘散沙,不团结。中国人总以为西方人看不起自己是因为中国落后;对中国有偏见;是因为经济不够发达。也许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主要的还是中国人的狭私行为和不团结。西方人看不起中国人,我们可以斥之为种族、民族等等的偏见。但同是黄种人,甚至比中国弱小得多的一些小国、小民族也看不起我们中国人。这就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了。

……

中国人的这种僵化的思维和狭私心理,使得中国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高明。所以正因为这种个人感觉式的自以为是的聪明,结果往往是个人利益受到伤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