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改革典型如何成为发展典型(2)

调查三农 作者:许宝健


小岗这块牌子不能闲置

在沉寂多年,几乎淡出公众视线之时,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策的提出,错过改革开放发展机遇的小岗村在村党委书记沈浩的带领下,终于又开始发威了。

如今,小岗村的村民们口里说出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发展”和“新农村”。扛了2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的大旗,小岗人发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旗手”落到了队伍的后面!小岗,满怀求发展、建设新农村的迫切心理和渴望。

2005年6月19日,小岗村投资300多万元的大包干纪念馆建成开馆。纪念馆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纪念馆已经被列为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10所知名高校定将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2006年2月18时下午2时,70多户小岗村的家庭代表在村委会开会,会后宣布,“小岗村发展合作社”要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用农民的土地。

严俊昌告诉记者:“来参加会议的70多户村民100%都同意将土地返租给合作社,在合作社先给租金的情况下,大部分同意出租,租期暂定5年,5年后,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分红,或者重订租金。”

小岗全村1800亩土地,除了400余亩已经种植葡萄外,沈浩打算将其他的土地全部纳入合作社,将集中起来的土地种植高效饲料和蔬菜。

按照这种集体经营模式,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小岗村与上海三农公司达成协议,今年在小岗村兴办国家标准化的10个养猪小区,年出栏5万头,吸收60名村民就业。

“根据村民代表的讨论,小岗在未来几年内还会出现种猪生产协会、物业社等集体组织,还计划成立8个不同类型的‘社’,按照现代工厂的管理模式来经营小岗村,在3~5年内确保小岗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沈浩向记者透露。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小岗人计划在小岗建设大约占地15亩的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有100个摊位,每个摊位年租金200元。

沈浩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岗村应该重塑辉煌,在农村发展方面把红旗再树起来,我们争取成为‘富裕起来的典型’。”

采访札记

农村太需要致富带头人了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啊。”这是当年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参观完河南临颍县南街村后的感受。这位当年冒着危险,带领农民包产到户的老支书却没能在解决村民的温饱后,带领小岗人迈过富裕的门槛。

多年来,小岗村的村干部换了多少届,连小岗人也记不清楚了,留给小岗人的印象就是:没有哪个村干部帮助村民们致了富。

“大包干”后的这些年,小岗村的村民们除了种粮收入,再没其他收入来源,村民饱了肚子,可钱袋子是瘪的。没有村级企业,村里富余劳动力得不到合理利用,一部分农民外出打工。由于没文化、没技能外出找工作也很难,于是一些人就窝在家里,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甚至在家里搞赌博,人心一盘散沙。

这几年,在沈浩等一班年轻村干部的动员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外面去,挣了钱,也带回了新观念和技术,回村后都在想办法寻找致富的新路子,小岗村开始出现崛起的迹象。

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记者,小岗村这两年的发展说明,小岗村要富起来关键还在村干部,他们能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领头羊,能不能扑下身子去抓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能不能把外面的钱引进来。只要村干部有新点子、新办法,敢干、敢闯,咱小岗就一定能富起来!

编辑点评

是什么把小岗村挡在了富裕门外

28年过去,寄托着中国农民希望的小岗村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崛起”在淮河岸边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是什么把小岗村挡在了富裕大门之外?

先看看各级政府是怎样帮助小岗村的:省财政拨了200万元专款,为小岗村修了8公里柏油马路,以便领导视察;在村头修了牌楼,以显气派;县里专门为小岗村布置一个展览室,并代写好解说词;还在村西头修了十分整齐的院墙,把一些破破烂烂遮挡起来,以免影响观瞻……20多年来,应该说上级没少为小岗村“操心”,但一直都忙在“包装”小岗村这个典型上。结果,小岗人既看不到自己发展中的严重问题,也看不到外面的大千世界,成天陶醉在“当好典型”“迎接参观”……的满足之中。改革锐气被“包装”没了。

再听听一些有关人士的精彩评说:“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变革中又缺少新的思路,小岗人走到了十字路口。”“小岗村的村民已经习惯躺在原来大包干的功劳簿上,而且慢慢地越来越懒,所以以前的那一点家底都被掏空了。”“床上有被盖,桌上有酒菜,何必出去找罪受。”这也许就是答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