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刘翔:不一样的2008(1)

奥运中国 作者:张永恒


刘翔,2004年110米栏奥运冠军,为中国赢得了男子田径第一块奥运金牌。

2004年雅典,他一飞冲天;2008年,在自家门口,这个“亚洲飞人”能否飞得更远?

在谈到刘翔时,一位资深媒体人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第一,刘翔所从事的项目是中国人最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田径项目,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男子和女子跨栏上就都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换言之,刘翔的成绩不是“无本之木”;第二,孙海平教练创造性的执教思路是如何使刘翔达到了高水平?第三,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机会有多大?

  一、明星冠军

中国田径历来缺少明星,更缺少世界级明星。刘翔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刘翔的鹤立鸡群、声誉日隆,反衬的恰恰是中国田径积贫积弱的苍白和中国体育整体发展的不均衡。中国体育界已经意识到,一个刘翔是远远不够的,长远的发展方向是通过刘翔带动更多的田径选手乃至其他项目的选手进步。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一飞冲天,在110米跨栏获得世界冠军。从此,他成了中国体育界最耀眼的新星。

2006年12月12日晚,多哈亚运会田径比赛最后一天的争夺在哈里发国际体育场继续进行。我在这场运动会的现场再次见到刘翔。第一次见到刘翔是在2005年春天,人民大会堂,一次世界著名运动员的颁奖晚会上。

因为有刘翔,亚洲人民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比赛现场被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围得水泄不通。今晚第一项跑道上的比赛就是最为引人瞩目的男子110米栏决赛。最终,刘翔不负众望,以13秒15打破了4年前在釜山创造的亚运会纪录并获得冠军,队友史冬鹏以13秒28紧随其后,这个成绩也创造了他个人的最好成绩,第三名被日本选手获得。

哈里发体育场唯一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世界冠军中国飞人刘翔无疑是多哈亚运会田径赛场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为亚洲人在相对落后的田径项目上争得无限荣誉的刘翔也无愧于这样的关注。

预赛中,以13秒74的成绩轻松进入决赛的刘翔今晚最大的对手便是他的战友史冬鹏,史冬鹏的预赛成绩13秒71甚至比刘翔还要出色,而且他赛前还放话说不会让刘翔赢得太轻松。但毕竟实力还是硬道理,显然刘翔今晚的最大对手只有自己,人们所关心的是他将以怎样的成绩获得这枚意料之中的金牌。

决赛中,刘翔排在第三道,史冬鹏在第六道,韩国选手朴泰荣和日本选手内藤真一则分在第四、五道。一声枪响,刘翔和史冬鹏就冲在了最前面。前三个栏,刘翔就已经完全确立了领先地位。后程一向是刘翔的优势,他三步的栏间节奏保持得非常好,逐渐与其他6位选手拉开距离,只有史冬鹏紧追不舍。最终,刘翔以13秒15第一个撞线,史冬鹏排在第二位。

绕场庆祝结束后,刘翔被现场的记者团团围住。他始终拉着史冬鹏,两人在国旗下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但是记者显然对刘翔更感兴趣,史冬鹏很配合地提前离开了,而刘翔一直身披国旗。一个人的表演,又开始了。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刘翔既要保持在成绩稳定的基础上继续登攀,更要从容应对蜂拥而来的追捧当好明星。这是今日刘翔无法选择的生存现实。但美好的愿望代替不了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任何一名优秀运动员,包括刘翔在内,肯定会有竞技生涯的波峰波谷,冀望永远停留在竞技高峰,不仅不现实,没准迟早还会摔跟头。刘翔最想要的,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

  二、期待北京

无论参加什么级别的赛事,无论对手实力如何,刘翔总能以轻松的心态面对,“一场一场去拼”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而不给自己定目标也成了刘翔与众不同的风格。“我出去比赛从来没有目标,因为没有意义。对手要一个一个往下拼,你的实力和状态到那个地步了,冠军自然是你的。”刘翔如是说。不过不定目标并不意味着没有信心,用刘翔自己的话说:参加比赛嘛,肯定有信心,没信心我就不去了!

现在的刘翔,已经不太愿意提起雅典奥运会那个经典时刻了“人不能总想着过去嘛,要好好准备以后的比赛。不过有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当时的场景,还是会很激动的。”

当今国际田坛,能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呼风唤雨的人物屈指可数,美国名将阿兰·约翰逊和曾世界排名第一的阿诺德都是廉颇老矣,虽然经验丰富,不过两年后能否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状态还是个未知数。所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对刘翔构成最大威胁的当数和他同样年轻气盛的杜库里。而刘翔也很期待与这位法国名将的交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