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振滔:天佑奥康(1)

奥运中国 作者:张永恒


王振滔,奥康集团董事长,“2004年中国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温州商神”。

如何提升品牌?跋涉在国际化路途上的中国企业当前最需要的,是一个让自己的产品被世人所熟悉的窗口。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的制鞋业就因鞋类生产占用劳动力多、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利润逐渐减少等原因,逐渐向海外开拓新的生产加工基地。因此,世界鞋业的重心也从欧洲和北美转向远东,中国大陆就成为了世界鞋业产业转移的集中地。这种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作为一种贸易救济工具,欧委会应该从全球鞋业发展的格局来看待中欧鞋类贸易现状,推动各方站在一个公平的舞台上展开充分的竞争与合作,推动全球鞋业生产力持续发展,这才会使它更具生命力。

“无论是从欧盟还是从中国的角度,欧盟对中国鞋子的反倾销都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说,以西班牙为例,其制鞋企业规模主要集中在3—5人、10—19人或20—49人,200人以上的企业寥寥无几。而目前中国制鞋从业人员已达220多万人之多,仅奥康一家就有15000人。对中国鞋子的反倾销不仅会影响到几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对欧盟影响也会很大,因为反倾销会直接增加欧盟成员国采购商和消费者购买鞋子的成本,尤其是欧盟制鞋的产业上下游,如做鞋机的企业,他们会失去世界制鞋第一大国中国的市场。所以说,只有合作才是中欧鞋业互惠互利的最佳途径。欧盟有很好的研发中心,有很强的品牌优势,中国则可以提供优良的做工技术和较低的制造成本。事实上,欧盟也有许多名牌皮鞋已经选择在中国设厂或销售。

与欧盟反倾销“斗法”,让王振滔尝尽企业国际化的酸甜苦辣,因此他决心借助奥运,打造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企业。“在国际化方面,中国企业可谓步履维艰,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是中国鞋产品缺少强势品牌。”王振滔说,“如何提升品牌?毫无疑问,跋涉在国际化路途上的中国企业当前最需要的,是一个让自己的产品被世人所熟悉的窗口,一个向国际同行树立品牌的制高点。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命运之神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当年王振滔欲将自己皮鞋产品注册为“奥林”,发誓要发扬奥林匹克的拼搏精神。尽管后来被告知“奥林”为国际公有,不能作为商标注册,但热心的工商人员给他提出了个建议:不如改成“奥康”,即发扬奥运精神,健康发展。

19年后,奥康也正式与奥林匹克结缘,2007年春天,奥康终于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皮具产品供应商。对这一结果,董事长王振滔认为在意料之中:“论规模我们不是最大的,但我们对奥运是最执着的。”

  大奥运之梦

2007年3月3—5日,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在滑雪胜地黑龙江亚布力如期召开。作为本届年会赞助商的奥康集团员工,在会上忙着发放董事长王振滔的新书《商海王道》。一个风雪之夜,记者与王振滔先生一起乘车从论坛会场回宾馆的路上聊起了奥运,没想到王总一脸神秘地说:“张记者,透露给你一个好消息,奥康要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的供应商了,很快就会宣布。”

当时我与王振滔约好,等奥康成为奥运供应商的消息一公布,他就接受我的采访。2007年3月22日,这个消息在人民大会堂公布。随后王振滔就投入了为奥运品牌做全球宣传推广的奔波中了。

2007年4月底见到王振滔时,他正以系列的慈善活动出现在公众面前,继2006年当选“中华慈善大使”之后,又推出“王振滔慈善基金会”,并且在“善行天下·2007年中国慈善排行榜颁奖盛典”上获得“特别贡献奖”。

“五一”之后,奥康把奥运与公益行动结合起来了:通过帮助奥运冠军实现个人“公益梦想”,构建2008“公益奥运”的“圆梦行动”正式启动。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圆梦基金同时成立。马燕红、高敏、钱红、王军霞、杨凌、田亮等6位奥运冠军于2007年5月10日亮相启动仪式,成为第一批“圆梦大使”。圆梦基金总额约为3000万元现金,王振滔透露:“这笔钱将通过一定的程序,由民间专业基金组织管理执行。此次6位奥运冠军为第一批”圆梦大使”,2008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将会有更多的奥运冠军加入进来,成为新一批“圆梦大使”。这,或许是奥康迈出奥运公益营销的第一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