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与老板合作的原则(7)

丙方的观点 作者:王志纲


许多人都不了解这一点,他们认为这就像魔术,我把底儿都透露给你了,我怎么混饭吃?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大师能不断地推陈出新。经验告诉我,做人大度、潇洒一点儿没有关系,没听过“吃亏是福”的道理吗?我也见过这样一些老板,他们玩心眼、耍手段已经成为习惯。他们常用的伎俩是请一位中间朋友约出来吃一顿饭,然后拼命问具体的问题,而我这个人是有问必答的,毕竟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酒足饭饱之后,老板往往暗自窃喜,总认为自己花了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有价值的智慧。我呢?

只会一笑置之。我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一番口水话就将一个假洋鬼子挡在了门外,挺值。我自下海开始就很自信,我是卖战略、卖思想、卖系统工程的,我从不卖点子。所以,我从不担心别人偷去我的思想。如果老板从我这里得到了一个点子,眼睛一亮,觉得不再需要我们了,说明他还停留在点子的档次,不合作也罢,免得浪费我的时间、精力,亵渎我的智慧。但是如果他听完了,很兴奋,还需要通过那些闪光的明珠寻找智慧的源泉,这说明我们双方有了进一步交流的基础,可以往前走。

其实在中国,那些卖点子的人往往夸大了点子的作用,我们始终认为,一个企业及项目的成功,根本不是靠一个点子就可以的,更主要的是靠战略的制定及系统的运作。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所有的思考、实践,从不藏着、掖着,而是相反,全部以公开发行的方式推向社会,大家看看我们出版的书籍及我们的网站就知道了。工作室有一条生存法则叫做“教会徒弟,饿瘪师傅”。

有人问,难道你们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

我的想法很简单,也很自信,如果真的这样,就说明老师没有进步,饿死活该。广东碧桂园成功引爆之后,一些参加过该项目的下游公司拼命地抢功争功,尤其是一个年轻人,当初跟在我的屁股后头,整天以我的学生自居,我看小伙子还聪明伶俐,就默认了这种关系,并经常把他带在身边。

因为《谋事在人》这本书,碧桂园红遍了大江南北,我的这个“徒弟”按捺不住,拼命地在社会上炒作,说“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这条广告语是他提出来的。了解内幕的人提醒我,说这小子是你的徒弟,你应该收拾他。我一笑置之,说这就像一个炊事班长,淮海战役之后,回到农村,告诉乡亲们淮海战役是他打的一样。在这件事上,透露出他的三个信息:其一,直到现在,他还以为策划就是点子,认为一个超级项目的成功仅仅是因为一句话,他不知道那只是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就像画龙点睛一样,他根本不知道龙是怎么画出来的,急着去抢那个眼珠,抢去一看,原来只是一个玻璃球。其二,表明了他为人不仅心浮气躁,而且思维没有深度与广度。其三,他公开地这样讲,贪天之功,破坏了规矩。

上得罪了师门,中得罪了客户,下得罪了江湖。正因如此,我当时就对那些气愤不平的人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自然会教训他的,随他去吧。我深深地知道,如果我王志纲只靠碧桂园混饭吃,那么,被市场消灭了也是理所应当的。

让别有用心的人闭嘴的最好方法就是超越昨天、再塑辉煌。所以,当2001年广州华南板块的星河湾、南国奥林匹克花园成功引爆之后,所有的噪音都在瞬间销声匿迹了,那个著名的策划人也鸦雀无声了。与老板对接时,我经常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我从来不考虑讲完后,老板会不会埋单。老子说得好:“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世界上聪明的人太多了,冷不丁地冒出一个傻瓜,自然能占尽天下的便宜,因为“物以稀为贵”。说实话,这几十年我见过太多精明绝顶之人,谈吐、风度、仪表、脑筋都堪称一流,但终其一身,大多是两手空空。

我认识一位小伙子(现在已是中年人了),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北京某著名高等院校。此君仪表堂堂,形象、风度毫不逊色于当红的电影明星;头脑、才华则让所有刚接触他的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惜,他为人太急功近利,太过于精明,总想一夜暴富。吃回扣、暗箱操作,成为他一贯的作风,再蠢的老板也只可能被蒙蔽一时,而不会被哄骗一生,否则老板也该下课了。十多年过去了,与这位才华横溢的老兄一起出道之人,因为笨一点,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到今天要么成为年收入上百万的小老板,要么成为月入数万的高级打工仔。而他呢?虽然已到中年,却依旧“衣无领,裤无裆,光着屁股走四方”。

每念及此,我总是嘘唏不已。人啊,还是不要太过精明了!古人云:“人有小九九,天有大算盘。”再聪明的人在上帝的眼中也只是一只机灵的猴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