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与老板沟通(2)

丙方的观点 作者:王志纲


你必须具备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能力。问自己,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吸引老板的要点,抓住问题的要害?能不能在听完对方简略的介绍后,非常准确地发现老板的兴奋点、压力点或困惑点?能不能在众多的人群中,敏锐地发现今天要与你华山论剑的真正对手?你表述的形式、语言的组合、肢体的运用及表情的配合,能不能最有效地征服老板?与老板过招,输赢在谈笑间。争得面红耳赤,说得唾沫四溅,甚至打得你死我活,不是高手所为。世界著名的咨询顾问公司麦肯锡有一条重要的规则叫做“电梯测验”。

假设你几经周折,终于获得了拜见重点客户的机会,可是当你刚走进首席执行官气势逼人的办公室,还没有开口讲话时,老板接了一个电话后对你说:“对不起,先生。公司发生了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我必须马上去处理。”

他一边走向大门,一边若有所思地对有点沮丧的你说:“为什么你不跟我下去,在电梯里把你们的构思讲给我听?”坐电梯下来,时间是30秒。问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不能将自己的解决方案成功地推销给繁忙的CEO?

这就是“电梯测验”。下海10年,我做了上百个项目,接触了无数的老板,深知能不能与老板达成合作协议,最关键的乃是正式会谈时的前30分钟。我非常敬重、佩服春秋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他们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亡国,那是中国历史上伟大而激情四射的时代。许多人读《东周列国志》或者《史记》等书,总把他们当成传奇。

但在我的心中,真实的历史肯定比传奇还要传奇。

范雎,魏国人,夫妻感情深厚,本无游走四方、一展才华之志。无奈宰相魏齐嫉恨其才,罗织罪名,誓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范雎侥幸逃生之后,背负家破人亡的血海深仇混进秦国。因为只有强大的秦国,才有可能帮助他报仇雪恨。不曾想,秦之宰相魏冉也是一个小肚鸡肠、嫉贤妒能之人。范公一直无法面见秦王。怎么办?范雎决定“兵行险道,剑走偏锋”,赌一把。一天,在国都闹市,秦王车驾经过,行人纷纷退避,只有范雎立于道中,大有视死如归的气概。虎狼之兵正想将这个找死的狂人拉开,范雎却声若洪钟地说:“秦国根本就没有国王,只有宰相,我为什么要按臣子之礼避让?”

设身处地地想想看,这句话对秦王会有什么冲击?是不是犹如醍醐灌顶、黄钟大吕?从挡道、拦车到讲“秦国根本没有国王,只有宰相”这句话,花了多少时间?恐怕不到30秒!清醒过来的秦王,马上喝退士兵,传令在朝堂召见范雎。

很快,范雎就成了秦国的宰相,权势遮天,自然报了仇。这是典型的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案例。如果没有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纵使你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难测之智也没有用。我见过许多做策划、咨询的饱学之士,论能力、才华完全可以做好这个项目,可他们临门一脚的功夫太臭——类似于中国足球,连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可能签上单?在广东南面的华南板块,有一个大型的住宅区,开发商很有名,且操作手段非常成熟。客观地讲,社区里的园林景观、规划格局以及楼盘的外立面、户型结构都是可圈可点的。只是社区的外部环境差强人意,紧挨正门的公路上,是大车、小车、货车、客车,甚至拖拉机、马车熙熙攘攘,你来我往;喇叭声、吆喝声,声声入耳;雨天道路泥泞,晴天尘土飞扬。

为了给我们当时的客户“说戏”,告诉他们在这样的城乡结合部应该如何来定位大盘,我提到那个楼盘时,只说了一句话:“里面美轮美奂,外面兵荒马乱。”老板马上就开窍了。与老板沟通时,我们的策略简而言之就是“三步曲”:第一步的首要任务是“调频道”,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不能做”?你与老板在基本的价值取向、做事方式、理念意识方面是否能彼此认同?

如果能达成共识,说明双方相互的“频道”基本一致,可以往下走;如果差异很大,最好放弃。如果一个老板与我们始终调不到一个“频道”,我们一定会谢绝这一合作,钱再多也不行。因为经验告诉我们,走下去只会彼此伤害,还不如“生意不成仁义在”。第二步,在“频道”统一的前提下,问自己“做什么”?其主要解决的就是具体项目的战略定位问题。思路决定出路。这需要你对所在行业的发展走势有准确的判断,否则,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我们所有的策划项目中,第一部分一定是“大势把握”,即我们总是将具体项目放在区域乃至全国宏观经济的背景下认真地考量。第三步,回答“怎么做”的问题,主要是指具体项目的理念创新、策略设计、要素整合及顾问监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