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连载23:伏尔泰—非凡经历造就奇才

哲学其实很好玩 作者:王筱宇


伏尔泰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并且是这个伟大时代中的伟大者。雨果曾经说过:“只要谈起伏尔泰,就等于说明了整个十八世纪的特点。”他在意大利发起了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德意志名垂千古的宗教改革。他是法兰西的杰出代表,对于法国而言,伏尔泰的影响是巨大的。路易十六被巴黎人民关入监狱后认真阅读了卢梭和伏尔泰的著作,感叹地说道:“这两个人打垮了法国。”命运给予伏尔泰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使他能够轻而易举的毁掉那个腐朽的时代,他离去的时候,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少年时的伏尔泰,就具有一种顽强的性格,他告诉父亲自己想成为一名诗人,父亲的恼怒并没有使伏尔泰感到害怕。他一个人来到巴黎,在这里他得到了锻炼,为日后天才的闪光埋下了伏笔。

年轻的伏尔泰凭借自己非凡的才华很快成为巴黎各种大小沙龙的主角,贵族们都以结识他为荣。可是后来,刚到巴黎他因言辞偏激得罪皇室被关进了巴士底监狱。但这位天才似乎天生不拘小节,生性自由,不久就又为自己的才华付出了代价:有一天,当伏尔泰正在沙龙里对一群贵族高谈阔论的时候,一个叫罗昂的贵族打断了他:“你,就是那个狂妄自大的伏尔泰么?”伏尔泰当然不会容忍别人对自己的嘲笑,反击道:“我知道你,就是那个徒有贵族虚名而不学无数的罗昂么?”伏尔泰得罪了罗昂。结果当他离开沙龙,独自回家的时候,在小巷里被几个不明身份的人暴打了一顿。第二天,一瘸一拐的伏尔泰找到了罗昂并提出了“决斗”的要求,随后回家练习了一天的剑术,准备向罗昂复仇。身为贵族的罗昂自然不会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他通过关系,使伏尔泰再次入狱,二进监狱的伏尔泰对罗昂恨到极点,不久后伏尔泰被流放到英国。天生桀骜不驯的他一上岸就乔装打扮一番又潜回了法国,只是没多久他又被逮捕押往了英国。而后当局警告他必须至少在英国待够三年。在英国的这三年对伏尔泰来说其实不算是坏事,他在英国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也使他变得成熟很多。当他再一次回到法国的时候,他已经能用一种崭新的眼光审视自己的祖国,而他居然也和之前的仇人罗昂化干戈为玉帛,成为了朋友。

在英国的那段日子里,伏尔泰惊奇地发现英国比法国具有明显的进步性,英国人重新改造了自己的宗教,他们处死了不尊重民意的国王。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不是国王,没有得到法院的许可谁都不能随意抓人—英国的民权和自由使伏尔泰对祖国的腐朽专制更加憎恶。他仔细阅读了英国几乎全部的文学作品,还对牛顿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称牛顿是同时代甚至是所有时代的伟人。英国对于科学的尊重也使他印象深刻。在英国的这段经历给伏尔泰一生都带来了很大的启迪,深深地影响了这位欧洲伟人的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伏尔泰的成长。

豁然小悟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位哲学家能像伏尔泰那样—虽然没有自己的学说却仍然被称为伟大的哲学家;也从来没有哪个人和伏尔泰一样—在有生之年就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把书生形象和反对黑暗腐朽的斗士形象结合得完美无缺;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人类对认识的理性和感性的两个极端,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战胜了邪恶、愚昧和专制。他的每一本书都被腐朽的统治力量禁止出版,伏尔泰的一生是在驱逐和流浪中度过的,可是这却使他的声音更加响亮。正是他不屈不挠斗争精神,赢得了全世界人们向他致敬。

正是由于有了非凡的人生经历才造就了伏尔泰伟大的一生,不断从生活中获得感悟,不断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大师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