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名胜奇迹(2)

破译天下谜团:人文社会博览 作者:马驰聘


大雁塔和小雁塔

西安市的大、小雁塔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唐代古塔,它们不但在我国,就是在世界上也颇有名气。

大雁塔和小雁塔

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是我国佛教名塔之一。唐王朝为了请当时名闻遐迩的玄奘法师担任大慈恩寺的住持,特令在寺内修了翻经院。652年,玄奘上表,请求在慈恩寺内建塔以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和佛像,朝廷欣然同意。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其特点是:砖结构体现出木结构的斗拱风格。砖墙上显出“棱柱”来,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形式。大雁塔塔身高大,结构坚固,外观庄严、朴实、大方,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小雁塔在西安城南1公里处的荐福寺内,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

小雁塔建于707年,共15级,约45米高。相传,当年义净法师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上表请求朝廷出资修建荐福寺塔。皇帝李显极其懦弱,凡事都要皇后拿主意。皇后得知此事后,即令后宫嫔妃及宫娥、彩女都捐钱修塔。宫人们争先恐后,慷慨解囊。捐的钱建了这座塔还未用完。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新中国成立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像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古罗马庙宇奇迹

距黎巴嫩首都贝鲁特85公里,有一个草木茂盛的高原,高原上的贝尔拜克市中残存着古罗马庙宇遗迹。

庙宇原以建筑精美著称,建于公元1世纪,坐落于高台上,四周的田野景色非常秀丽,令人神往。更加引人入胜的是环绕庙宇的巨大石墙,迄今还没有人能解释这堵石墙是怎样筑成的。

墙的西端平放着三块世界上最大的石板。就算使用最先进的机械,也难以把石板搬运到那个位置,然而这些石板放在那里已将近两千年了。罗马帝国的工程技术诚然高明,但是在别处从没发现过古罗马人运用这种惊人的技术。

三块石板大得异乎寻常,合称“三巨石”。假如竖起来,每块石板都有五、六层楼高,最大的一块约长米,宽米,厚米,重达800吨,石板从公里外的采石场凿下运到贝尔拜克,再吊起米左右,安放在由较小石块砌成的高台上。

即使是今天工业用的起重机,也很少能完成这么困难的工程。三块石板安放得极其准确,石板之间连刀刃也插不进去。难怪以前的人都认为,石板一定是由魔鬼劈凿好,搬到那里去的。今天仍有人认为这不是人力所为。

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建筑,是俄罗斯国家权力的象征。

关于克里姆林宫最早的历史记载始自1156年。当时它只是一个刚刚建成的橡木城堡。13世纪,蒙古人占领了俄罗斯。200多年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摆脱了蒙古统治者,在莫斯科定都,克里姆林宫随即成为皇家宫殿。

克里姆林宫曾经三次重建,现存的城墙和建筑多半为15世纪伊凡三世时期进一步扩建而成的。由于当时希腊正教的重心由君士坦丁堡迁移到莫斯科,在宗教的影响下,这里的教堂及宫殿建筑出现了拜占庭风格的金色圆顶,此外,参与扩建的建筑师均为意大利名匠,他们在原来的中古俄罗斯传统建筑上又融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式样,使克里姆林宫成为独特的俄罗斯式建筑。

大克里姆林宫是克里姆林宫中的主要建筑。克里姆林宫墙内,朝向莫斯科河有三列高窗的漂亮建筑物就是大克里姆林宫,它于1859~1849年在旧宫原址上建造,由古老的安德烈夫斯基大厅和阿列克山德洛夫斯基大厅连通而成。位于克里姆林宫东北侧城墙外的红场,长约700米,宽50术,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红场”在俄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广场”。红场并不是红色的,但在沙皇统治时期曾是执行极刑的地点,因此留下血迹斑斑的历史痕迹,故称“红”场。红场周边有许多俄罗斯重要的历史古迹,其中以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最引人注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