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名胜奇迹(8)

破译天下谜团:人文社会博览 作者:马驰聘


关于这座“空中城市”,第一个发现者宾厄说,古城的神庙都是配备三扇窗,这一点同其他印加遗址不同,因而它可能是印加帝国缔造者第一代国王曼科?卡帕克的出生地。

有些学者认为马丘皮克丘是“太阳圣女之城”,因为这个城市的居民中,妇女比男人多两倍。这些女性因为容貌艳丽,被选为太阳圣女,从全国集中到这儿,过着隐居的生活。由于“金‘城’藏娇”,务须严守秘密,以致广大臣民都不知道这座城市的存在。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是一座生土城,南北长约1600米,东西最宽处300米。故城四面临崖,河水环绕其下,现存建筑遗迹达30万平方米,被后人称赞为“大地上最完美的废墟”。

贯穿南北的一条中心大道把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区南部为大型民居区,北部为小型民居区,中部为官署区;西区有民居区和手工作坊。而中心大道北端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寺院,以它为中心构成北部寺院区。我们现在看到的交河故城是其鼎盛时期的规模,大体为唐代的遗存。其建筑多为挖地成院,掏洞成室,夯土为墙,屋宇多为两层,临街不见门窗,穿巷方见大门。交河故城建筑的墙体基础部分是由地表向下挖出生土墙,然后在墙之上用泥团垛筑,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十分罕见。交河故城利用所在台地高达数十米的断崖作天然防护,比一般意义上的城墙更加易守难攻。

位于故城北部的佛教寺院区由山门、大殿、塔林、僧房、庭院、钟鼓楼、水井等组成。塔林西北方是著名的地下佛教寺院,从遗址表面看,其规模仅次于北部佛寺区。其上部已夷为平地,下部内有残存壁画,曾出土高僧舍利子,由此名噪世界,这有力地说明了交河故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佛城。

故城所在台地西侧的沟壑中有一处南北长约3000米、东西宽约1000米的巨大古墓区,墓区上方的崖体上还有上千座崖墓和一处千佛洞。1994年6月,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在古墓区发掘出了两座古代车师墓葬,其规模之大、殉马之多在新疆实属罕见。

长城

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筑城堡“列城”以防御。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争霸,根据各自的防御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完成了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保证统一国家的军事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安定,防御北方强大游牧民族的侵扰,便大修长城。秦朝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建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蜿蜒一万余里”,从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现今留存的面目较为清晰的是明代修缮的长城。它东起辽东的鸭绿江畔,西至甘肃的嘉峪关旁,全长6300千米。今天我们所说的“万里长城”多指明朝所修筑的长城。

长城整个布局有主干,有分支,沿线设立许多障、堡、敌台、烽火台等不同等级、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城墙是联系雄关、隘口、敌台等的纽带,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体,墙基平均宽约米,顶部宽米,断面上小下大成梯形,使墙体稳定不易倒塌。烽火台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递军情的建筑,如遇敌情白天燃烟,夜间燃火,通常设在长城内外最易瞭望到的山顶。

泰姬陵

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邦的亚格拉市郊,亚穆纳河右侧,是蕴涵着美丽爱情故事的艺术瑰宝,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神圣瑰奇的泰姬陵是沙?贾汗皇帝为纪念他36岁就去世的蒙泰姬? 玛哈尔皇后而在1631年建造的陵墓。当年沙?贾汉听闻爱妃先他而去的消息后,竟一夜白头。他穿了两年丧服,并发誓要建一个配得上他妻子的、无可比拟的陵墓。他召集2万人用了20多年的时间修建了这座“晶莹剔透”的泰姬陵。

泰姬陵长576米,宽293米,占地平方千米,周围环绕着红色砂石墙。整个陵墓由前庭、正门、莫卧儿花园、陵墓主体以及两座清真寺组成。陵墓主体用雪白的大理石砌成,墙壁、门扉、窗棂雕满了精美的花纹。泰姬陵中央圆顶高62米,四周有四座高约41米的尖塔。泰姬陵墓室的天花板呈莲花形,泰姬?玛哈尔的灵柩就安放在这里。主体陵墓前有十字形的喷泉水道。在泰姬陵主体陵墓的两侧,有两座一模一样的建筑面向陵墓而立:西侧是清真寺,东侧为迎宾馆。同样的红砂岩建筑材料,同样的白色圆顶,清真寺与主体陵墓共同构成了唯美的对称效果,给人以极佳的视觉享受。清真寺前同样有喷泉水道,澄静的水面映衬着清真寺,亦真亦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