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宝藏质疑(6)

破译天下谜团:人文社会博览 作者:马驰聘


拿破仑的战利品究竟藏在什么地方,至今也还是一个不解之谜。

克里姆林宫地下有珍宝吗

俄罗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伊凡雷帝,在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室藏有大量的珍贵书籍和重要文件,这一说法既流传于民间,也记载在书本上。但遗憾的是,亲眼见过的人却很少。虽然从16世纪起就开始有人进行探索,然而时至今日,所谓伊凡雷帝“书库”仍是欲穷底蕴而不能的一个谜。

伊凡雷帝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可能是真实的。这主要是从有关弗恩修道院的修道士马克西姆?克里柯的传说而得知的。据说这是一大批非常宝贵的古代抄本,其数量之多,足以抵得上一个图书馆。

这批书籍从何而来呢?

据说,是伊凡雷帝从他的祖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和祖母索菲姬?帕妮奥洛克丝那里继承来的。索菲娅是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康士坦丁鲁斯十一世的侄女。她来到莫斯科时,曾从帝国的皇家图书馆里带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古代抄本。无疑,这些都是稀世的珍本。

那么,这些稀世的珍宝藏于哪里呢?没有人能够回答。

对书库的命运,专家们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克里姆林宫发生火灾的时候,这批藏书可能被烧毁了”,有人说“这些书全移放到莫斯科大主教的图书馆,后来好像都散失了”,还有人认为,“伊凡雷帝的藏书确实存在,有必要对克里姆林宫进一步探索”。

后来,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对克姆林宫地下做了两次调查,但并没有发现秘密场所。

但前苏联科学院的索伯列夫斯基院士却认为,虽然搜寻失败了,但不能断言伊凡雷帝书库就不存在。他深信,这个谜总有一天会解开的。

隆美尔把珍宝藏在哪里了

隆美尔是德国著名的陆军元帅,他生性凶残、狡猾,惯于声东击西。在北非的大沙漠上,他以力量悬殊的兵力与强大的英美联军交锋,出奇制胜,因而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称号。

这个“沙漠之狐”在北非的土地上疯狂地屠杀土著居民,掠夺他们的财富。隆美尔用极其野蛮的血腥手段在很短的时间里积聚起一批价值极为可观的珍宝。

1944年,法西斯德国日暮途穷,德军一些高级军官谋刺希特勒,事涉隆美尔。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至隆美尔住所,要隆美尔考虑决定接受审判还是服毒自杀。隆美尔选择了后者。15分钟后,隆美尔便离开了人世。

隆美尔一死,唯一知道这批珍宝埋藏地点、方位、标志的线索便中断了。但人们对他的宝藏的探寻却从没有停止过。

1980年,美国《星期六晚邮报》二月号刊载了一篇令冒险家们十分感兴趣的文章《“沙漠之狐”隆美尔的珍宝之谜》,作者署名肯?克里皮恩。作者说,声东击西的“沙漠之狐”并未用快艇载运珍宝。这批珍宝密藏在撒哈拉大沙漠中的一座突尼斯沙漠小镇附近。小镇附近遍布形状相差无几的巨大沙丘。这批珍宝即埋藏于某座神秘的沙丘之下。

撒哈拉大沙漠一望无垠,但是,白天温度常在华氏百度以上,人称之为无情的地狱。谁敢贸然叩开这无情的地狱之门?

所以,有的人对以上说法表示怀疑。隆美尔的珍宝至今也是一个难解之谜。

夜明珠的秘密

夜明珠在我国古代民间又名叫“夜光璧”、“夜光石”、“放光石”,相传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夜间能发出强烈光芒的奇宝。近年来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它们可能是几种特殊的宝石矿物。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慈禧太后为了博得侵略者的欢心,将自己珍藏的四颗夜明珠作为信物,派遣一个小宫女送给侵略者。这个小宫女不愿把奇宝送给外国侵略者,她非常气愤地暗藏宝物于民间,当时谁也不知道她的去向,成为近代一大悬案。

几十年后,在西安发现了四颗明珠,经郭沫若同志考证,这正是失踪了几十年之久的慈禧太后珍藏过的四颗夜明珠。据说,把这四颗夜明珠放在抽屉里,“晚上进屋未开灯,一拉抽屉即见满屋放出耀眼的白光”。

夜明珠究竟是一种什么样性质的奇宝?古今中外的说法颇不一致。据一些专家考证,夜明珠并不是像某些人所吹嘘的那样神秘,而是几种特殊的矿物或岩石,经过人们加工后才变成圆珠形。

为什么夜明珠在夜间会发出强烈而又绮丽的亮光呢?一些宝石学家认为,因为在夜明珠的萤石成分中混入了硫化砷,钻石中混入了碳氢化合物。白天,这两种物质能发出“激化”,到晚上再释放出能量,变成美丽的夜光,并且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发光,甚至永久发光。以上也只是一种推测而已。

夜明珠还有许多奥秘,至今还没有被专家们了解,也成了不解之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