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2)

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作者:李克


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使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创造新的增长要素。

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处于更高的层次,也要求更高的水平,更能反映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的增长方式。

创新课题2:创新投入

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节省的是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之类的物质投入,但不能节省资金投入。

创新驱动本身需要足够的投入来驱动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要调整投入方向,由原来的增加物质资源投入,转为对创新环节和要素的投入。于是,研究开发环节的投入成为重点,人力资本成为创新的重要因素。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人力资本供给就能驱动创新。

创新课题3:扩大创新成果市场,放大创新型经济效应

创新驱动可以突破趋紧的环境优势,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这样既解决了创新供给,又解决了创新成果的需求问题。

在这种要求之下,创新新兴产业需要占领制高点;创新成果需要占领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向优势企业集中,以降低竞争成本。

创新课题4:创新成果的全社会扩散机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针对全社会而言的。只有当全社会都能采用自主创新成果时才谈得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要素不同于物质要素,其使用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因而创新不排斥新知识、新技术的广泛采用。

创新型经济不只是要求新发明在某个企业那里转化为新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创新成果及时地在全社会推广和扩散。

所以,当今知识产权制度的意义不只是保护知识产权,而是在保障创新者的创新收益的同时,提供一种机制,通过使用者向创新者支付报酬的途径扩散创新成果。

创新课题5:引进与自主创新

由跟随创新转向与发达国家进入同一创新起跑线,反映我国经济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自主创新不等于封闭创新,创新无国界,我们要清楚认识到:任何单个国家的创新都有其国外的基础。

各个国家主攻相同方向的科技,所产生的新知识、新科技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主创新不拒绝接受其传播,在主攻同一创新方向过程中吸收和引进新发明、新技术,既避免了重复研究,又节省研发费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自己在重大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是占领科技和产业创新世界制高点的必要途径。

创新课题6:国家创新能力和创新的国家目标导向

迈克尔·波特曾说过:“当竞争的基础转为创造和知识积累时,国家的作用就变得日益重要,创造与保持竞争优势也变成本土化的过程。”

三十

因为无论科学家还是企业家,进行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有自主性,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国家的导向作用就在于对各个主体的自主创新进行引导,使之与国家目标衔接。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对包括产学研在内的创新系统进行整体协调和集成,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

在深入研究创新课题的同时,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投资运作机制,成了持续创新的关键。

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和实务经验,目前可以考虑建立一种由政府主导和控制,由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由专业基金管理公司和专家进行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这里,我们可以以对日本的股权投资作为一个例子,以资参考:

第一,由地方政府财政出资,并且有民间资本参与,建立相关的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基金的控制权仍然存在于地方政府手中和国内。其中,以基金当中少量的百分比,在BIV、开曼群岛等地注册境外投资基金;大比例的上述基金,仍然存放在中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