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热钱猛于虎(6)

热钱阴谋 作者:段育文


·粮价洼地催生热钱投机行为

2008年5月以来,国际市场上1斤大米的价格超过了6元,而同期国内市场还普遍在每斤1.50元左右徘徊,只有国际市场价格的1/4;除大米外,国内面粉价格每吨大约5800元,国际市场价每吨接近7000元,相差约20%。毫无疑义,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粮价的洼地。

2008年,国家开始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标准。国标三等白麦的最低收购价已由2009年的每吨1440元提高到每吨1540元。但是,由于农民产量提高增加的收益远远不能弥补成本提升增加的支出,国家储备粮食收购面临不少困难。当前中国小麦的绝对价位,不仅大大低于国际麦价,甚至较中国1996年的小麦价格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这样,粮价的洼地催生了热钱疯狂的投机行为。当前,许多热钱纷纷退出房市及股票市场,将目光投向了价格上涨潜力最大的粮食市场。由于农民均有强烈的惜售和涨价要求,热钱的进入将引起普遍的涨价效应。

如果按照粮价近期将不断被推高的国际趋势来看,投资粮食市场的获利空间比房市及股市还要高。因为房市及股市有很大的风险成本,而粮食除了短期的储存费用之外,成本很小。更何况,热钱进入粮食市场,对价格的推高作用可能会更大,如果不加控制,粮食市场对热钱的聚集效应会不断攀升。

·筑牢安全坝成当务之急

那么,热钱是如何进入粮食领域的呢?原因就在于中国对于外资的吸引政策特别优惠,热钱可以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方式投资国内粮食和农业领域,实现直接投资和随机退出的长短结合。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这样几个途径进入:进入期货市场购买粮食期货;进入粮食购销、储运业;进入面粉、大米加工业;进入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利用土地股份化和农民破产时机收购农耕地,投资中国农业,然后与上述企业一起整合,择机包装上市;进入金融业,重点从事粮食和农业资源的信托、资产管理业务。可见,热钱完全可能通过长期投资的方式进入。

那么,如何应对热钱投机粮食市场呢?首先,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其次,适度放开国内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出口。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外汇收入;另一方面也适当承担大国对世界粮食供给的应有责任。再次,加强对粮食期货市场的监管,防止出现过度交易现象,强化对储备部门外的粮食购销、加工企业的库存和销售价格的管理,打击粮食投机活动。另外,调整外商投资目录,限制和收紧外资进入农业及其上下游行业的投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