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热钱狂涌中国(19)

热钱阴谋 作者:段育文


一位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直言:“目前主要担心的是,如果下一步美元加息,造成反向流出的问题。”

那么,中国设置的内外防线能够防住热钱的冲击吗?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周小川的“池子”到底是什么?容量有多大?其总量对冲管理的有效性如何?

·何为“池子”?

央行不会突然创造出一个此前理论上和市场上完全没有想到过的“池子”。

外管局副局长邓先宏此前曾公开表示,热钱的重要目标就是进入股市、楼市,获取资产价格上涨收益。

对于周小川所说的“池子”,有人马上联想到虚拟经济领域,甚至有人想到香港市场的作用。

参加财新峰会的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高级研究员付兵涛对记者分析,所谓“池子”,就是要将热钱引导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的领域去投资。考虑到房价太高,老百姓承受不了,且一旦泡沫破裂对实体经济影响非常大,而股市同样的泡沫破裂影响要小得多。

这一看法符合许多投资者的直觉。

不过,这样的“投资池子”真的存在吗?

一位央行研究部门人士称,就算真的有这种“池子”,水是不是真的往那里流,也不是央行或政府能够决定的,因为资金逐利。他认为,周小川所述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有一点哲学层面的味道”,就是要用多种方式合理引导热钱,而不是任由其泛滥,冲击实体经济。他还提出,热钱流入问题一直存在,中国和世界各国都有应对办法,央行不太可能突然创造出一个此前理论上和市场上完全没有想到过的、全新的“池子”。

一位接近周小川的人士称,“池子”不是一个新的政策或工具,它是一种综合性对冲措施,包括以前在用的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等。

央行现有的“池子”又是如何运用的?一位接近央行的监管部门权威人士称,如果真的判定热钱流入导致短时间内外汇储备异常增加,中央银行最可能做的是通过发行短期票据进行对冲,以减少货币投放,减缓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俗称“央票”。

另一位有外汇交易工作经历的央行研究部门人士对此补充说,央行过去的惯例是,通过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公开市场的两次对冲,达到汇率和物价水平不受到太大冲击的目的。

细而言之,美元进入中国后在商业银行结汇,银行拿这笔美元在外汇交易中心交易,央行可通过这个平台对冲多余的美元。迄今为止进入中国的绝大多数外汇都由央行购得,转为国家外汇储备。央行用人民币购买美元,可能造成国内人民币过剩,就需要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发行央票,对冲多余的人民币,以保持人民币国内币值稳定。

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央票吞吐量,与同期反映资本流入状况的新增外汇占款明显正相关。以2010年为例,一季度外汇占款走高,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二季度,外汇占款下降,资金净投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