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节:心境之花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作者:木木


心境之花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乱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呵!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丛花,种一畦畦菜,这些乐趣呀,没法儿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的。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也有许多好处吧!”

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所处的环境,而在于心境。”

我们无法左右环境,但我们能主导心境。心境的好坏在于我们如何看待环境,当我们看到的都是好处,都是美丽,心境自然就好,反之则不快。所以,不管任何环境,我们都要换种思维来接纳,让快乐驻扎心间,这样才能得到幸福。

【人生感悟】

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如果你的内心是阴郁的,你的人生就不会有阳光;如果你的内心是淡定的,你的人生就是从容优雅的。心态决定一切,一份淡定的心境,对于人生是多么弥足珍贵啊。

大佛的避雷针

这是一个来自宝岛台湾的故事。

有一个先生带着自己的小孩到南部乡下去玩,顺道参访南台湾的寺庙,突然发现台湾的大佛愈来愈多,而且好像在比高一样,十几层楼高的大佛到处都是。有一些很小的寺庙前面也建了大佛,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荒谬之感。

有一天,他带小孩去参观一座刚落成不久的大佛,有十层楼那么高。

孩子突然指着大佛像说:“爸爸,大佛的头上有避雷针。”

“是吗?”他顺着孩子的手势往上看去,由于大佛太高了,竟使他的帽子落了下来。

孩子问:“大佛的头上为什么要装避雷针呢?”

他说:“因为大佛也怕被雷打中呀!”

孩子说:“佛为什么怕被雷打中?在天上,是不是雷公最大呢?”

孩子的话使他无法回答而陷入沉思,他们千里迢迢跑去礼拜的佛像,祈求能保佑他们平安的佛像,自己也怕被雷打中哩!佛像既不能保佑自身的安危,又怎么能保佑他们这些比佛像更脆弱的肉身呢?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古人的故事:

苏东坡有一次和佛印禅师到一座寺庙,看见观世音菩萨的身上戴着念珠,苏东坡不禁起了疑猜,问佛印禅师说: “观世音菩萨自己已经是佛了,为什么还戴念珠,她是在念谁呢?”

佛印说:“她在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

苏东坡又问:“她自己不就是观世音菩萨吗?”

佛印禅师说:“求人不如求己呀!”

看着眼前大佛像头顶的避雷针,大概也像观世音菩萨手里的念珠一样,是在启示人们:“求人不如求己呀!”

人因为蒙蔽了自己的佛心,很多人就把佛像当成避雷针;人如果开启了自己的佛心,就不需要避雷针,也不需要佛像了。

佛像需要避雷针,是由于佛像太巨大了。

人需要避雷针,是由于自我与贪婪太巨大了。

我们把佛像盖得很巨大,那是源于我们渴望巨大、不屑于向渺小的事物礼敬。很少人知道渺小的好,唯有自觉渺小的人,才能发觉世界如此开阔而广大。

把佛像盖得很大很大,那是“出神”的境界。

知道佛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那是“人化”的境界。

权势、名位、财富很大很大,那是“出神”。

掌大权、有名位、富有的人还能自觉很渺小,那是“人化”。

佛像不必盖得太大,因为心中有佛,佛就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如果心中无佛,巨大的佛像与摩天大楼又有什么不同呢?

平凡普通的老百姓一旦心中有佛,胸怀就会无限宽广,心中无挂碍、无恐惧。尘世的权势、名利不会成为他的欲望,又怎能拘限他的自由呢?

位高权重的公卿王侯一旦心中无佛,胸怀狭小,欲望永无终极,名利权位正好成为围困他的砖墙,又何乐之有?

因此,佛像把避雷针装在头上,人应该把避雷针装在心中,时刻避免被利益与权力的引诱击中。只要能甘于平凡、安心于平淡的生活,在平常日子也有生的意趣,那么,避雷的银针就已经装上了。

【人生感悟】

太大的佛像,会给自己带来遭雷击的危险;太大的欲望,也能让人被引诱击中,陷入痛苦的深渊。一个人只有甘于平淡,安于平淡的生活,胸怀才能无限宽广,心中无挂碍、无恐惧,尘世的权势名利才不会拘限人生的自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