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特色的富人生活方式(4)

中国消费的崛起 作者:(英)葛凯


2005年,中国在珠宝类商品方面的消费额达到了1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珠宝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欧洲。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销售商德比尔斯虽然一直到1993年才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通过大规模的市场推广,迅速将钻石和爱情之间的情感联系这个原本只在西方流行的说法植入中国消费者的理念里,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市场价值已高达数十亿美元。同样,中国自从放宽对黄金饰品的进口管制以来,迅速成为第四大消费市场,仅排在印度、美国和土耳其之后,仅2005年一年,中国消费者就购买了250多吨黄金,这种贵金属现在已经和春节密不可分,春节假期也成为中国最为火暴的黄金购买季。此外,结婚戒指的最佳选择之一——铂金在中国的销量同样喜人,2006年中国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铂金消费国。

但是不论中国成百上千的百万富翁的崛起意味着什么,他们所带来的真正影响在于激发了人们对奢侈品消费的沉迷,尤其是对城市工薪阶层的影响最大,事实上,中国绝大部分的奢侈品消费者都是年轻人和中年人(而不像发达国家,这部分人群是中年人和老年人)。有一篇报纸专题曾提到:“‘消费主义’这一舶来的观念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欲,这一现象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因为他们乐于追求‘时尚’,并且认为购买奢侈品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一位年轻的朋友向我坦言,同龄人之间在拥有奢侈品数量方面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我的同事有4个LV包包,那我就会想要有5个更大更好的LV包包。”她告诉我,这种来自“LV包包”的诱惑,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包上那引人注目的LV商标。

中国进口的不仅仅是国际奢侈品,还有在全球富人当中十分流行的各种休闲爱好。20世纪,经济学家总是习惯于从钢铁和粮食的产量来衡量中国在“追赶”西方发达国家方面所作的努力,但是随着中国逐渐推进经济从制造业依赖型向服务业导向型转变,如今“追赶”的含义变成了扩大消费体验的范围,并让这些体验变得触手可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1996年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城市亚布力,是中国唯一一个大型的滑雪胜地;仅过了10年,中国的滑雪场数量超过了200个,接待游客达300万人次。距离北京90分钟车程的南山度假区约有10个山坡,在这里先后有13家新潮的滑雪度假村开张营业。1998年,北京城郊的一个滑雪场正式对外营业,但这一年只吸引了1.3万人来滑雪;8年以后,每年来这里滑雪的人超过了200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