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三暮四的猴子并不愚蠢(3)

金融行家为什么败给猴子? 作者:(日)山本和隆


首先是斗牛犬公司的经营者们对于其策略的解释。

凯士华的收购行为很明显在于谋求短期利益,一旦被其收购,势必影响斗牛犬公司所追求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甚至会对企业价值造成损害。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短期利益与中长期利益之间所产生的对立关系。

而作出裁决的东京最高法院的审判结果如下:

(凯士华)通过在短期内对目标公司的股票进行买卖操作来谋求利益,其结果将导致目标公司自身的资产损失……斗牛犬公司有权对可能导致自身企业破产的收购行为进行抵制。

从这份判决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追求短期利益势必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影响。

现在回忆一下鹅的故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问题的本质。正如斗牛犬公司的经营者们所说,凯士华牺牲了斗牛犬公司的长期利益,只为追求短期利益而进行商业运营,也就类似于为了获得大量金蛋而杀鹅,不考虑其将来能否继续产下金蛋。

虽然这也许是经营方式的一种,但真的有人会如此饲养买来的鹅吗?即便是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对于买下来的鹅也是希望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的。如果鹅以后无法继续产下金蛋,那好不容易花大价钱买下来的鹅岂不砸在自己的手里了?对冲基金并不傻,这种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另外,斗牛犬公司的资产即使出现一定的损失,也不见得会导致破产。因为这无异于“杀鹅取卵”,和愚蠢的农夫行为毫无二致。对于斗牛犬公司这个人见人爱的“下金蛋的鹅”,不管是谁得到,都希望能够让它继续产下更多的金蛋,因此必然会倾注大量的心血去饲养它。所以,像法院担心的那种想破坏斗牛犬公司这只“下金蛋的鹅”的人,恐怕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