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拱手出让棉花定价权(2)

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 作者:刘军洛


中国棉农没有国家的保护机制,更不懂期货的对冲,导致棉花价格涨也赔钱,跌也赔钱的局面。和棉花有关的企业也一样被动,凭运气猜测棉花接下来是暴涨还是暴跌。进入2011年国际经济形势优劣分化见分晓的时刻,棉花价格注定不会平稳,而哪怕是平稳的上涨或者平稳的下跌都是安全的。2011年,棉花将在政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调控”中失控性地完成暴涨暴跌。进入2011年4月以来,有一个几百人的企业认为棉花每吨19 800元与当前皮棉的市场价格每吨有万元价差,估计是利空。因此,企业负责人打赌消减库存是安全的。另一个棉商认为国家发布收储预报是利好,他要屯棉。这两个人的对赌代表了中国棉花市场多空两派力量,不知“调控”会把多方还是空方推进地狱?

印度政府建立了棉花最低保护价格,同时资助发展棉花的科研项目。巴基斯坦也建立了棉花保护价格;墨西哥1994年实施了扶农计划,对种植棉花三年以上的棉农每公顷补贴73美元,植保卫生补贴129美元。而中国棉农的棉花还是保持着棉商到地头挨家挨户收购的落后局面,市场的任何变化都会成为巨大风险——运输成本、棉厂开工情况、天气、外国订单,使种棉花成了和赌博一样不安全的问题。2011年4月出现了中国菜农不能承受菜价太低而自杀的现象,我在乡下养流浪猫,常和农民打交道,他们对农产品的巨幅波动“习以为常”,淡定地表示要赌就有赚有赔。当你亲眼看到菜、瓜果、农产品烂在地里,看到农作物价格暴涨而农民又没产品卖时,真是心焦。每年农业投入的农药、化肥、劳动力有多少被浪费了?更为可怕的是要为过度种植对环境不可逆地破坏付出高额代价,这是一笔隐藏的债务,也是一个经济危机的爆破点。而美国则按常识发展着自己的农业,种植着自己的棉花,让本国棉农过着安全的日子。

在美国棉花的高补贴下,美国棉农可以无忧无虑地幸福生活。美国《1933年农业法案》就确立了棉花补贴政策,2002年《农业法案》进一步确立了出口补贴和限制性补贴。美国还为棉农设立了反危机补贴、美国棉花销售性补贴。美国棉农不会有中国棉农的烦恼,不会有棉花卖不出去的担心。美国每年给万户棉农大约30亿美元的补贴,平均每户棉农得到的补贴高达万美元,相当于中国一户棉农7~10年的产值。美国还为纺织企业和棉花出口商设置了贸易补贴。由于美国全套的棉花相关产业的保护,美国的棉花产业必定不会在美国经济发展的转折时刻跳出来添麻烦。相较于美国棉农的高额补贴,中国棉农每亩地仅有15元的良种补贴,而且棉花目前没有最低收购价保护。如此低的收入还不够在棉花上额外花的人力成本。

美国棉农还可以借期货确保收益。1870年,纽约棉花交易所成立,开创了棉花期货交易。美国棉花以期货交易所为中心的出口定价模式,使美国纽约的洲际期货交易所成为目前全球棉花最重要的定价中心。在美国,几乎所有种植棉花的农场主和棉花贸易商都参与期货交易。美国棉花种植以农场为单位,而不像中国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棉花种植者组成棉农合作社,收获时将棉花出售给棉农合作社。棉农合作社以自己的名义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以锁定卖出价格,最终按平均价返给农民。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棉花农场主由于产量规模、资金规模限制而不能保值的问题。而中国棉花种植者由于是分散种植,一家一户的农民很难有参与棉花期货交易的能力,也就无法通过锁定价格保护收益。在棉花期货的暴涨暴跌中,只有专业炒期货的期货交易商赚钱,和中国棉农没有任何关系,是两个完全没有联系的系统。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国棉农不光受天气制约,更被动地参与到全球化的棉花暴涨暴跌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