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节:为什么会有储蓄(2)

经济为什么会崩溃 作者:(美)彼得·D·希夫


尽管迈克斯掌握着利率的制定权,但是整体利润还是会随着无法掌控的市场情况的变化而波动。

有时生产率大幅提高,岛上的存鱼量也随之大大增加。如果储藏室里堆满了鱼,银行就会主动降低贷款利率。因为此时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较强,而且健康的经济也为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由于不需要吸引新的储蓄,贷款利率也比较低,这就导致存款利率降低,从而抑制储蓄。

一旦储蓄回落(这对经济来说很危险),相反的力量就开始发挥作用,促进储蓄,从而补充银行的资产。

当存鱼较少时,迈克斯放贷就要格外小心。因为在储蓄不足的情况下,一旦有人拖欠贷款,后果将非常严重。

为了抵消高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迈克斯就会向借款人收取更高的利率,并提高存款利率以刺激储蓄。

高利率会抑制借贷,延缓经济增长。但同时,高利率也能刺激储蓄。最终,银行资产会再次积累起来,到那时利率又会下降。

另外,较低的存款利率表明人们更愿意将储蓄用于近期消费。因而,抑制了为满足未来消费需求而进行的投资。

这种周期性的利率机制有利于市场稳定。该机制的运作完全取决于以下三点:银行实现资产回报最大化的愿望、银行对高风险投资损失的担忧、个人消费的时间偏好。

更重要的是,银行储蓄的安全与便捷促使人们增加储蓄,延迟消费,从而为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有助于增加未来的产量并提高生活水平。

在迈克斯精明谨慎的经营之下,岛上的储蓄不断增长,商业不断发展。

高风险投资

由于迈克斯需要不断向储户支付利息,他往往会避免违约风险较高的贷款。他拒绝发放度假贷款、消费贷款以及其他仅用于消费享乐的贷款,这类借款人总是夸下海口,却拿不出实际的证据证明他们将来能够成功,所以他不能拿岛民的储蓄冒险。

但是,有些储蓄者甘愿为了高回报承担高风险。偶尔会有些突破性项目出现,非常诱人,但是最后银行还是因风险过高而不愿投资。

弹射飞行航空公司(Sling-Flight Airways)提出了一个设想,可能会彻底改变岛际旅行方式。

但是,循规蹈矩的郝寅航不肯投资。

然而,这并不表示弹射飞行的支持者没有办法了。

一个新的联合投资组织出现了,该组织由阔绰的大亨曼尼基金(Manny Fund)运营。曼尼从那些对银行存款利率不满意的储蓄者那里募集存鱼,然后再把募集到的鱼投入备受瞩目的项目中去。

有些项目成功了,比如天堂饮品公司。

另一些项目则失败了,比如布拉潜艇水下旅游公司。

郝寅航继续通过保守的投资方式促进资本增长,而曼尼则成了冒险者的选择。

现实链接

政府不但制定法律,向某些贷款种类和人群倾斜,扰乱了信贷市场,还通过另一种更加根本的方式影响信贷流动:操控利率。在将近100年中,美联储(理论上是一家私有银行,但实际上却是美国财政部的延伸)一直制定基准利率,而美国的整个利率结构就是建立在基准利率之上的。

美联储调高或调低“联邦基金”利率并不会直接决定某家银行对每种贷款的利率,但会影响整个市场走高或走低。通常,银行向大众收取的利率要高于它们支付给美联储的贷款利率。

因此,当美联储调高或调低其基准利率时,企业和个人在借贷时就要多付或者少付一些钱。

美联储之所以被授予这一权力,是为了保证经济不论在繁荣期还是萧条期都能平稳运行。其理论基础是:美联储的经济学家可以运用集体智慧,推算出特定时段最理想的利率水平,从而使经济正常运行。

例如,美联储可以把利率降到足够低,这样企业和消费者就会更愿意借贷,以此来刺激不景气的经济。而在经济繁荣时,由于过分的自信经常导致愚蠢的行为,美联储应该提高利率,这样人们在借贷时就会三思而后行。

这个机制有两个致命的缺陷。

第一,该机制的前提是:美联储的一小撮人,要比数百万独立决断的民众(或者叫“市场”)更清楚什么是恰当的利率水平。但是,美联储跟利率没有任何关系。它既不产生储蓄,也不会因为贷款变成坏账而蒙受损失。积累储蓄的是民众,而且银行能否获利要取决于自身的管理水平。如果没有这种关联,借贷必然是低效的。

第二, 美联储的决定总是基于政治考量而非经济因素。因为低利率能够使经济表面上表现更好,降低还款压力,还能帮金融公司赚钱,所以很多人都喜欢低利率。谋求连任的总统往往鼓吹更低的利率,并对美联储施压。对于美联储的决策者来说,他们自然也希望自己被看成拯救经济的好人,而不愿被当做将经济推向低谷的吝啬鬼。

乐于看到高利率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储蓄者—没有形成有组织的利益集团,没人听取他们的声音。因此,社会上就形成了这种偏见,即利率应该很低,而不是很高。但是要记住,低利率会刺激借贷,抑制储蓄。难怪美国已经由一个储蓄者的国家转变成了借款人的国家。

而且,相对于储蓄供给来说,过低的利率会向借款人传达错误的信号,即经济状况良好、投资可行。因为消费并没有真正延后(如果利率顺应市场下滑,消费就应该延后),用于满足未来需求的投资就很难成功。结果就是虚假的繁荣过后,紧接着出现巨大的危机,正如我们刚刚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经历的那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