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是真规律,还是伪科学?(12)

数字是靠不住的 作者:(美)查尔斯·塞费


形形色色的数字谎言

“胡乱回归分析”的根源就在学术机构里。学术机构习惯于为一切事物制定方程式、公式,却不顾可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规律到底存在与否。媒体热衷于在某个领域塑造科学权威,毫不怀疑地“吞食”这些虚假的规律,完全不怕自己“消化不良”。2003年,英国广播公司大肆宣传着哲学家们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一个公式——幸福公式。这个公式很简单:

幸福=P+(5×E)+(3×H)

只要你弄清楚公式中每个变量的含义,就应该能理解这个公式。P就是“个人性格”,如果你天性乐观就能得高分。E就是“生存状态”,反映出你的健康状况。H就是“高层次需求”,表现为当你要求媒体发表你的应景之作时所得到的奉承和由此带来的自尊心的满足。整个公式很显然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些想法是无法计量的。我们无从衡量“个人性格”、“生存状态”或是“高层次需求”,所以这个公式就是建立在“波将金数字”之上的垃圾。这一类公式是“胡乱回归分析”的最低劣范例,其作者甚至没有尝试解释数据的意义的诚意。然而,这类虚假的公式会时常从学术机构的沼泽地中冒出来。你想知道哪一天是一年之中最让人忧愁的一天吗?使用卡迪夫大学提供的这个公式吧:

痛苦=1/8W+(D-d)3/8×TQM×NA

在公式里,W代表“天气”,D代表“债务”,M代表“上进的动力”,NA代表“受关注的需要”……如果你注意到这个公式在当下并无数学意义可言,你就看穿它了。它有没有数学意义都无关紧要。2005年,这个公式首次被公之于众,它“科学地”证明了1月24日是2005年最让人忧愁的一天。

利用数据制造数学谎言,办法有很多种;利用有效的计量行为来耍弄“数字的骗术”手段,办法同样有很多。“因果诡辩”可以歪曲两个数集之间的关系。“关联诡辩”可以在不存在规律的情况下捏造出规律。“胡乱回归分析”使用线、方程式或公式等数学语言给歪理邪说提供伪装,让最愚蠢的想法显得可信。正如下列公式描述的那样:

健美的臀部=(S+C)×(B+F)/(T-V)

在公式里,S代表“外形”,C代表“圆润度”,B代表“健壮度”,F代表“结实度”,T代表“手感”,而V代表“臀部与腰部的围度之比”。这个公式是一组心理学家认真研究女性臀部很长时间后想出来的。的确,这个公式被认为能计算出完美的臀部。

事实上,这个公式只不过是愚蠢的笑料罢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