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疯狂并购(1)

末日经济 作者:(美)威廉·波纳


在所有能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作为发展动力的公司中,思科系统公司也许是做得最好的。投资者对该公司非常看好,纷纷投资,致使该公司的市值比任何公司都高。即使在纳斯达克崩盘后,思科的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还对投资者表示,不管怎么样,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思科的销售额还将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长。

但是,眼睛能看到的其实并不远,而且只能看到人们愿意看到的。不管是世界最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格林斯潘,还是最近在华尔街最令人羡慕的思科公司,都没有真正弄清楚正在发生的事情。

事情变得越来越明显:让华尔街的数字看上去如此诱人的原因是资本支出的激增,而不是生产力或者新时代的信息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全世界的公司都感到迫切需要增加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以尽快适应新时代的节奏。按照技术泡沫的荒谬逻辑,只要它们的投入够多、够快,它们的股价就一定会上涨。

但是迟早这些公司都能拥有它们所需要的路由器和多路转换器,甚至比需要的还多。商业资本投资在2000年和2001年间减少了。设备卖不出去,于是在货架上堆积起来。

这一时期,思科的销售额并没有像分析人士所预计的那样,在接下来的10年内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相反,它的销售额开始下滑。就像处于低迷时期的汽车经销商一样,思科发现自己的货仓中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产品-不管是全新的还是用过的。

思科的官方网站上这样公布:“思科融资租赁公司现在提供整修后的思科设备,享有与新设备一样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但价格更低廉。”“二手路由器”(www。usedrouter。com)网站上列出了这些设备的折扣价,从2折到7折不等。“我能以1折的低价买到这些设备,”思科的一位老主顾说,“我们现在购买的设备的出厂时间还不满一年,仍处于保质期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