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0.无知的信息

末日经济 作者:(美)威廉·波纳


20世纪90年代的华尔街互联网泡沫破灭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产物:愚蠢、难堪、娱乐……启迪。应该亏钱的人,亏了。他们本来可能亏得更多,但是在2001年,艾伦·格林斯潘率领的美联储介入市场,并做了他们最擅长的事-到处抛撒现金。

格林斯潘的前任威廉·麦克切斯尼·马丁曾经评论说,美联储的真正工作就是在晚会失去控制前“拿走大酒杯”。当美国真正感觉到互联网泡沫破灭带来的宿醉头痛时,格林斯潘先生并没有拿走大酒杯,恰恰相反,他用宽松信贷的高浓度杜松子酒重新装满了酒杯。

每次遇到问题时,格林斯潘都会偷偷地走到大酒杯旁边,用更多的酒装满它,直到美国人被45年来的最低利率灌得东倒西歪……1%的美联储贷款利率在美国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

沉醉于宽松信贷的美国人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何方呢?当然是房地产,而且是非常坚定地转向了房地产。

房地产狂热席卷美国,每个人都在行动。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教授将这一现象称为“传染性兴奋”。

投机性泡沫被繁荣思维进一步吹大,而繁荣思维则受到房价攀升的鼓舞。由于市场乐观态度已经广为散播,导致房屋换手率比移居率高出很多。有人声称这次繁荣与以往的泡沫不同,这种观点越来越流行,越来越让人觉得可信。这些,我称之为“新时代”故事。在最近的房地产繁荣中,这种乐观主义更为明显……

在这种环境下,持怀疑态度的人日子很难过。没有人拥有完美的信息,即便十分理性的人也会受其他人的影响。当泡沫膨胀时,一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开始背离自己的判断,因为他们觉得其他所有的人不可能都是错的。反对的声音逐渐变弱,这让那些仍持怀疑态度的人更难证明自己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其他人的行为中获取的信息质量变得越来越糟糕。

没有人能够对这种“繁荣思维”免疫。突然之间,购买住房这一原本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对每一个人都变得可行了……包括给他们送比萨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