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自我膨胀

末日经济 作者:(美)威廉·波纳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日本的资产价格暴涨。1986年3月至1990年3月期间,日本六大城市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了3倍。1987年,土地价格直线上升,增长总额超过了日本当年的总产值。日本普通家庭的股票和房地产增长收益比工资收益还要多。东京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必须申请长达100年、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按揭贷款,才能购买一套面积极小的普通住房。鉴于日本人喜好的长期思维和“湿性”逻辑,这样的现象似乎相当合理。泡沫的顶峰时期,日本房地产的总价值相当于美国所有房地产价值的4倍。据说,日本东京的皇宫及其周边地区的价格相当于整个加拿大的价值。

这些财富都是从哪儿来的?就像10年后的美国人那样,这个时候日本人的信心变成了一大缺点。20世纪80年代末,回忆起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繁荣,他们自问:这一切纯属偶然吗?不,他们认为这是勤奋工作、自我约束的结晶,是商业、工业和投资的回报。才超越其他民族40年,日本人就觉得自己的民族变成了一个天才的种族!10年后的美国人也是如此。

市场造就了这种感觉。日本人顽固地坚持着良好的自我感觉。就跟10年后的美国人一样,日本人开始认为,他们不仅在商业和投资上高人一等(因为他们根本无法看清日本股票的真正价值),在人种上他们也胜人一筹。Shinjinrui这个词是日本人为自己量身定制的,意思是“新人类”。之所以称为“新”,是因为他们认识和理解了世界运转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以前的人类拒绝承认的。

“新人类”不像他们的父辈、祖父辈一样无所畏惧,他们拼命地花钱,拼命地借钱,好像没有明天一样。他们可以花300美元到夜总会喝一小杯威士忌,也可以为一个名牌包花上1 000美元。他们花钱购买昂贵的名牌商品,以彰显“新人类”的身份,日本也因此一跃成为世界上奢侈品的顶级市场,爱马仕、费雷、圣罗兰以及数十种其他奢侈品牌的专卖店在繁华的银座商业区鳞次栉比。事实上,“新人类”热衷于消费,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获得了关注。但是,这些钱从哪里来呢?1987年,日本的商业收益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工资也只是稍微上涨了一点点。到底发生了什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