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经济奇迹的崩溃

末日经济 作者:(美)威廉·波纳


出于对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担忧,日本银行决定采取措施。9年中,日本银行第一次提高了贴现率。1989年5月,日本银行把贴现率从2。5%提高至3。25%,从而导致当年的1~6月间,短期利率提高了1%。这也许暗示着它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也将采取从紧的政策。

1989年10月11日,日本银行又一次提高了贴现率,达到3。75%。短期利率也继续上涨,当年年底达到6。25%-与10年后美国熊市开始时的短期利率相差只有25个基点。

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达到最高峰-38 915点。在接下来的21个月内,日经指数下跌了38。5%。在这一时期,根据日本房地产经济研究会的统计,日本的房价仍在上涨。两年后,也就是1991年,日本的房价才开始下滑-但仍比1989年年底上涨了15%。在日本的某些地方,房价的上涨幅度还要更大,比如在日本千叶市,房价上涨了90%左右。

我们来作一下比较。大约10年后-也就是1999年12月31日,美国股市也到达了顶峰。在接下来的33个月内,标准普尔500指数下挫了45%-初始跌幅超过了日本。同一时期,美国的住房价格却仍在上涨-跟日本的情况一模一样。根据房利美的资料显示,住房价格上涨的幅度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5%。

大家都说,1989年日本的经济和财政新闻都是正面的,虽然后来我们知道当时已经处于日经指数下跌的边缘了,可当时几乎没有任何通货膨胀的迹象。每年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涨幅不超过3%(10年后美国也同样如此),失业率保持在历史最低水平。从表面上来看,日本经济的态势好得不能再好了,日本取得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不可能取得的成功-充分就业、低通货膨胀、高增长率、资产价值的大幅度增长、贸易顺差扩大。我们还能对“日本受到上帝特别优待”这一说法有任何疑义吗?还能对日本人特别聪明有疑义吗?

1990年1月底,日经指数在3天之内狂泻5%。投资者拒绝承认这一事实。接着,2月日经指数再次下跌,在3天之内又下挫了4。3%。财经媒体还是未能引起重视,只是在报道中说股价正在下跌,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

与此同时,利率却在上涨。长期国债收益率降至7。3%。商业银行将基本放款利率提高到6。25%。日本银行仍在想方设法缩小泡沫,1990年5月20日,它将法定贴现率下调至5%。但没有效果,股价仍在下跌。

1990年8月2日,伊朗入侵科威特。这一事件给国际市场带来了忧虑情绪。由于担心油价上涨,日经指数单日下挫11%。日本银行再次提高贴现率至6%。可是,股价仍在下跌。

土地价格也开始松动。虽然整体房价在1991年年中之前还在上涨,但是从1990年年中开始,日本市区的房价已经开始出现下滑迹象。1990年,日本六大城市中房地产的价值相当于整个国家的GDP;但到1993年年底,已经缩减为一半-其损失相当于GDP的一半。在经济繁荣期增加了一倍的银行贷款,由于是以上涨的房地产价值作为支撑的,所以当房地产价值缩水时,它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不可避免的-价值高达数万亿日元的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贷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