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创始人的故事(5)

谁偷了MySpace 作者:(美)朱丽亚·盎格文


1970年11月8日,安德森出生于宁静的小镇-埃斯孔迪多。小镇位于圣迭戈市北面,距离圣迭戈约半个小时车程。20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开始蓬勃发展,少年时代的安德森被电脑和网上电子公告板深深地吸引了。那时,有着相同爱好的网友可以在电子公告板上互相留言。当时的民众普遍要拨号上网,计算机调制解调器仍很落后,网速相对较慢。

通过电子公告板,安德森结交了当地一位著名黑客-比尔·兰德雷思(Bill Landreth),网名“骇客”。1983年,16岁的兰德雷思攻入通用电话电子公司(GTE)远程邮政系统,该系统是一种早期电子邮件网络。兰德雷思既没偷钱,也没有窃取任何机密,他其实只不过偷偷阅读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电子邮件,但是由于当时人们突然高度关注计算机安全,兰德雷思不幸被抓,并被通用电话电子公司以互联网诈骗罪起诉到法院。

1983年,个人计算机革命席卷美国。苹果电脑公司率先上市,股票价格飞速上涨。IBM不甘落后,借助微软公司新开发的操作系统,推出了自己的PC机。微软公司当时刚成立不久,正紧锣密鼓地研发图形界面,争取让IBM的PC机拥有和苹果机一样的感官冲击力。

媒体把这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新世界描绘得极其可怕。在电影《战争游戏》(War Games)中,一名年轻的电脑黑客差点儿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1993年9月,一群自称“414s”的密尔沃基黑客光荣登上《新闻周刊》封面。这群黑客曾成功攻入几个大型计算机系统,受害单位中甚至包括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美国议会于2003年秋天颁布了多部法案,旨在打击计算机黑客的破坏性行为。

在这种背景下,兰德雷思的小过错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法庭对兰德雷思的判决相对较轻:1984年,法庭判其犯有网络诈骗罪,罚款87美元,缓刑3年。同时,微软出版社向兰德雷思支付了2。5万美元预付金,邀请兰德雷思根据自身黑客经历出书,书名已经定好,叫做《来自敌营的问候:听黑客教你如何安全使用计算机》。那时,兰德雷思是安德森心中的偶像。安德森后来回忆说:“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什么都懂。”安德森虽然只有14岁,却喜欢跟着兰德雷思和他那群朋友们一起活动,他们的黑客活动安德森几乎都参加了。1985年10月,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在清扫计算机黑客嫌疑犯过程中,没收了安德森的计算机设备,但并没有逮捕安德森。

据兰德雷思的图书代理商比尔·格拉德斯通(Bill Gladstone)回忆,兰德雷思曾带着一队随从出现在他的办公室,其中包括女朋友、一个司机和安德森。格拉德斯通说,安德森虽然是一群人里年龄最小的,但他衣着整齐,很聪明,有点儿少年老成。而兰德雷思则显得很邋遢,讲话缺乏条理,还有些害羞。安德森和兰德雷思很不一样。4个人里面,“汤姆是看上去最正常的,兰德雷思和他另外的那个朋友看起来不太合群,他们未来的选择面相对也比较窄”。

1986年9月,兰德雷思和安德森决定制作一部反映自身黑客经历的电影。由于安德森的电脑已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没收,兰德雷思于是把自己的电脑拿到了安德森家里。谈起这段经历,安德森说道:“他开始在电脑上写拍摄计划,我去冲了个淋浴。等我洗完澡从浴室出来,他已经走了,拍摄计划只写了一半。”兰德雷思不见了。

起初,安德森对这事儿没有太在意,因为兰德雷思经常会突然消失一阵子,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星期。但后来兰德雷思的朋友们发现他走之前留下了一封信,信中隐约提到自杀。这时候,大伙儿才开始着急。“骇客”比尔·兰德雷思的失踪引发了媒体的大幅报道。安德森对记者们说:“我们常开玩笑地问,人能从生命中学到什么?尤其是若一个人不相信任何神,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大约一年以后,警察在俄勒冈州的一个小镇找到了兰德雷思,他光着脚,全身脏兮兮的,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由于违反缓刑规定,兰德雷思被警察逮捕了。

兰德雷思回到圣迭戈,继续服缓刑,但这时候,兰德雷思选择住在大街上。安德森仍和兰德雷思保持着联系,而且还在自己家给兰德雷思准备了一台电脑。但是安德森很快意识到,他这位著名的黑客朋友有着严重的问题。安德森告诉记者:“以前,他是个聪明人,即使他的想法有些奇怪,不过他到底也是普通人。但现在,我觉得他的有些想法是错误的……他说他住在街上是因为他想体验当个异类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