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律 做自己的CEO(8)

管理十律:商学院不教的管理法则 作者:刘澜


克莱默基于自己对失败CEO的研究,建议CEO每天做“自我审计”,问自己六个问题:

第一,你是否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头痛医头”?

第二,你如何回应组织中的逆耳忠言?

第三,你信任的人中是否有人敢于直言不讳?

第四,你是否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第五,你是否在个人利益上贪心不足?

第六,现在是不是该停下手头工作,想想是否该做别的事情,或者什么也不做?

这样的扪心自问,其实也是中国人的传统。香港企业家李嘉诚就是这样做的,他说:“我常常问自己,我有否过分骄傲和自大?我有否拒绝接纳逆耳的忠言?我有否不愿意承担自己言行所带来的后果?我有否缺乏预见问题、结果和解决办法的周详计划?”

■ 传不习乎

这个传统,至少可以上溯到孔子的学生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曾子每天多次问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帮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尽力?我跟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以待?我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亲身实践?”最后一句的“传”是指自己教别人,“习”指的是实习、演习。

曾子问自己的三个问题,同样适用于今天的CEO和其他管理者:“我帮股东、帮组织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我跟同事、合作伙伴、顾客等打交道,有没有诚信以待?我教导员工要做到的,自己有没有身体力行?”这三个问题,最后一个最重要。因为“传”是CEO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忠”与“信”已经包括在CEO要“传”的内容之中。

因此,当CEO每天梳头或者刷牙的时候,面对镜子里的自己,问这样

一个问题就够了:传不习乎—我教导员工要做到的,自己有没有身体力行?

■ 管理学院管理水平最落后?

管理学院往往是管理得最差的学院,这听起来相当讽刺,不过这句话不是我说的。下这个结论的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陆正飞,他是2007年11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么说的。

采访的由头,是该学院罢免何志毅教授案例中心主任的职务,引起强烈反弹,演化为该学院在半年内的又一起沸沸扬扬的人事风波。上一起风波在半年前,因为光华管理学院解聘邹恒甫教授而引起。何志毅和邹恒甫都把矛头指向当时的院长张维迎,认为他是泄私愤、搞报复。

陆正飞说,北大和其他高校的管理学院,管理问题往往是各个院系中最多的,管理水平也总是落后的。陆正飞分析的原因是:“关键在于管理学院相对于传统院系是新生事物,太年轻。管理学院的管理者遇到的都是新问题。”

我不同意这个分析。太阳底下没有很多新问题。管理这个学院或者那个学院,没有本质不同。更进一步说,管理一个学院,跟管理一个医院、教会、企业,尽管有不同,但是区别不是看上去那么大。实际上,正是因为管理之道有普遍性,管理学院才得以存在。

■ 管理学院“传不习”

陆正飞说其他高校的管理学院管理差,不知道其他高校是否同意。假设他说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差的现象是真的,那么我相信,关键在于,或者关键之一在于:管理学院讲授的东西,院长和教授们自己有没有在实践?

张维迎是传道授业的教授,同时也是相当于CEO的院长。据说张维迎要求学院的老师,每天起床后问自己三个问题:中国没有北大行不行?北大没有光华行不行?光华没有我行不行?其实如果真要反躬自问,一个问题就够了:“传不习乎?”—我作为教授传授给学生的,我作为院长要求员工的,我自己有没有身体力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