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活在希望的小屋里(6)

黑天鹅(升级版) 作者:(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如果你从事一项依赖于黑天鹅事件的职业,加入一个群体是更好的选择。

鞑靼人的沙漠

叶夫根尼娅在威尼斯丹涅利酒店的大堂里遇见了尼罗。他是证券交易商,经常往返于伦敦和纽约。当时,在淡季期间,伦敦的证券交易商会在星期五中午去威尼斯,在那里与别的交易商(也是伦敦来的)商谈。

就在叶夫根尼娅和尼罗站着轻松谈话时,她发现她的丈夫正不安地从酒吧那边看着他们,试图装作注意听他一个儿时朋友武断的言论。而叶夫根尼娅还想更多地了解尼罗。

他们在纽约再次见面,起初是偷偷摸摸的。她丈夫是哲学家,所以有大把的时间,于是他开始密切注意她的行程,而且开始缠着她。他缠得越紧,叶夫根尼娅越感到压抑,这又使他缠得更紧。她把他甩了,打电话给律师,后者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于是她可以光明正大地去见尼罗了。

尼罗步态僵硬,因为他不久前遭遇了一次直升机事故,正在康复中。他在一系列成功之后变得太过自大了,开始玩一些危险的运动,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尽管他在财务上仍然非常保守。他在伦敦一家医院一动不动地待了几个月,几乎不能读书写字,他尽量不看电视,同时与护士调笑,等待康复。他能够凭记忆画出天花板上的14条裂缝,以及街对面白色破房子急需专业清洗的63扇窗户。

尼罗声称在意大利喝酒时非常惬意,于是叶夫根尼娅给了他一本《鞑靼人的沙漠》。尼罗不看小说。“写小说才有意思,而不是读小说。”他说。于是他把这本书丢在床边好一阵子。

尼罗和叶夫根尼娅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像白天和黑夜。叶夫根尼娅在黎明睡觉,在夜晚写作。尼罗在黎明起床,与大多数证券商一样,即使在周末也是如此。他每天花一个小时写他的作品《概率专论》,然后再也不去碰它一下。他已经写了10年,只有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才感到想要尽快完成它的冲动。叶夫根尼娅抽烟;尼罗很在意自己的健康,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上健身房或去游泳。叶夫根尼娅与学者和波希米亚人打交道;尼罗与熟悉街头智慧的交易商和商人在一起时感到很舒服,这些人往往没上过大学,而且操着浓重的布鲁克林口音。叶夫根尼娅从来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像尼罗这样精通古典主义和多种语言的人能够与那种人交朋友。更糟糕的是,她身上有着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对钱的那种公然蔑视,除非那些家伙披上学术或文化的外衣,否则她受不了这些手指上长满浓密毛发、有着巨额银行账户的布鲁克林人。尼罗的朋友们则觉得她傲慢。(经济繁荣的一个结果就是有着街头智慧的布鲁克林人持续进入斯塔岛和新泽西。)

尼罗也是精英人士,毫无疑问,但他属于另一种精英。他把那些能够融会贯通的人(不论是否来自布鲁克林)与那些做不到这一点的人(不论多么有学问)区分开来。

过了几个月,在与叶夫根尼娅分手(这带来相当大的放松感)之后,他翻开《鞑靼人的沙漠》,并被吸引了。叶夫根尼娅预见到,和她一样,尼罗会认同《鞑靼人的沙漠》的主人公乔瓦尼?德罗戈的选择。确实是这样。

接着,尼罗买了几箱这本书的英文版,送给每一个礼貌地与他打招呼的人,包括他在纽约的几乎不会说英语、更不要说阅读英文书的看门人。尼罗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热情洋溢,终于打动了看门人,于是尼罗不得不为他购买了西班牙语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