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性别、差异性及文化转变(1)

影响你生命的12原型 作者:(美)卡罗尔·S.皮尔逊


 

英雄的冒险历程,往往被认为只属于某些人的专利,就好像它常被视为是男人的事,而不是女人的事。当我们相信这种观点后,就会认为只有男性才是英雄勇者,而将女性视为是在危急困苦中等待救援的弱者,英雄冒险旅途中的奖赏回报,或者是路途中的支持者,甚至是邪恶的女巫,而不是她们自己所希望成为的英雄。甚至在欧美文化中,英雄常被认为是白人,而深色皮肤的人则被视为配角,他们若不是敌人,就是等待救援、不能照顾自己的受害者。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觉醒自己的心灵,而且付出自己的所获,我们就一定会尊重源自彼此之差异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我们也必须承认,每个人的探索历程,都与从古到今的整个人类族群有关,而且也被我们的性别、家庭、国家、种族、人类共同的命运所影响。如果只专注在个人的探索上,而不考量它的前因后果以及与别人的交互影响,我们就会错失探索的重点。在旅途中,我们可能会觉得非常寂寞,但事实上,我们全都一起走在探索的路上。我们影响身边的一切,身边的一切也影响着我们。

在内心探索的终极,探索者会带回来新的真理,以改变他所处的环境。如果只有某些人才能被鼓励去进行对自己心灵的探索,并且得到它的恩赐,或是只有少数人在探索中的所得能被社会承认和接受,那么外在的环境就只有部分被更新,大部分的地方仍将是一片荒芜,因为没有人找到我们所真正需要的新真理。

例如白人男性文化虽然为人类带来了许多进步,但是却未能帮助我们学会与大地和谐共存。反而是其他的传统文化,如印第安文化,他们对待自然生态的态度,已到了极高的境界。当臭氧层的破洞仍在持续扩大时,当酸雨仍落在农作物和城市上空时,主流文化却仍不重视印第安人累积数代所留传下来,而为主流文化中所欠缺的智慧。许多证据显示出,女人在天性上比男性较无暴力;然而在今日维持世界和平的需要凌驾于一切问题之上时,相似于面对自然生态的问题再度呈现,男性依然只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借助女性的帮忙,来找寻解决之道。

原型、性别和文化变迁

性别认同和阴阳合一是文化、政治和个人的重要课题。我们活在一个以男性为主的社会文化中,我们全都承受了因贬低女性特质,而使得女人无法觉醒内在并对文化有所贡献的痛苦。当我们只依赖某种性别角度来看问题时,我们便无法解决世界上大多数的问题。

荣格相信,如果能恢复女性的特质,人就能拯救全世界。而且许多作家也纷纷从不同的有利观点主张,我们正从父系文化移向一个阴阳合一的文化。莱恩·艾丝勒(Riane Eisler)在《圣杯与剑》(The Chalice and the Blade)一书中,详细阐明古代以女性为主(gynocentric)的社会,是以男性、女性互相合作的模式来管理运作。这样的社会没有支配和服从模式,也没有战争阶级制度,她认为,那个时代的社会是世界性的,而且产生了许多人类的基本发明——火、农业、语言。

她认为,父系文化开创了一个支配控制的社会模式,这种社会模式带来了竞争、战争、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阶级制度。虽然她好像没有看到父系文化的优点,我却想附带提一下父系文化所带来的好处,它带来了自我发展、个人认同和人际区别。

早期的女性文化社会与人类的发展类似,都具有照顾的发明、和平的特质,但是这种文化却无法保护自己免受父系文化的入侵,而失去权力并被奴役。父系社会的强势好战,挑起了内在和外在的冲突,使得人人都紧抓住权势不放,无法彼此相爱和照顾。女性为主的社会,有天真者、照顾者和爱人者原型的优点;父系社会则具有孤儿、战士和追寻者的优点。

父系社会带给我们许多好处,但是如果没有近来逐渐抬头的女性文化特质,它会将我们带至灾祸边缘。这不仅是因父系文化过度重视战士特质,以至于核武器威胁世界,也是因为人们认为以竞争为目的而污染环境的行为是正当的,如果利润下降,或公司濒临财政危机,生态环境往往就被遗忘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过度的重视自我,使得每一个人,不管男人或女人,都与自己的灵魂、本能和生命本源阻隔分离。于是我们的追寻者能量就从追寻生命的意义变为追逐成就,而引起了过度的破坏。

事实上,如果说本世纪的人类文化正在被大肆破坏,一点也不夸张。这个破坏,从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越战、伊拉克等战争中,都不断地持续着。世界上许多地区也因为遍地饥荒,而处处是贫穷且无家可归的人。破坏者原型也以其他方式来破坏人心,它大量地腐蚀传统道德和社会行为,这种反传统的叛逆行为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最高峰。毒品危机和家庭功能式微,也造成了国家经济竞争力的衰颓。

我们也忍受着因为缺少照顾者原型而产生的后果。在早期的父系社会中,男人所偏重的战士原型能被女性的照顾者原型所平衡。当代女性运动的兴盛,部分是因女人承担了社会大部分的照顾者孕育功能,但此照顾者功能却从未受到尊重或得到回馈。当许多女人不再全心照顾别人,转而去寻找能获得更大报偿的角色职位时,男人又未能去填补女人所遗留下来的空缺,以至于产生了谁来照顾小孩、家庭、老人、居所,以及谁来唤醒人们注意这些事情的危机。

我们现在活在一个充满追寻者特质的世界,我们正从一个文化纪元过渡到另一个文化纪元。众多思想家的说法不一,但最普遍的说法是,我们已从工业时代过渡到资讯时代。许多人充满希望地谈论着,人类即将进入一个充满和平、爱以及繁荣的“新时代”。由于主流文化的转变,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好像也开始在动摇了。

有些人就牢牢死守着旧有模式和过时的价值观念与传统,比方说,他们想重回过去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模式,也就是重建家庭伦理价值;有的人则选择愤世嫉俗和追逐金钱。

但是大多数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知道,我们的社会文化正面临着一场重大的变革,以重新建设社会和世界。然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先从个人生活中开始改变,并且接受旧社会已死或已衰败颓废,而新世界若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也会不尽理想的事实,所以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参与这项变革。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得要靠所有的人一起进行内在之觉醒。妇女解放运动、民权运动、人类潜能运动、新时代运动,以及东欧、西非和拉丁美洲等地争取自由的抗争等,都是这场大规模自我探索的一部分。这是追寻者原型的积极正面处,但它的阴影面也明显地可以从过分重视努力、成就和改革中看出来,甚至为了求进步,不惜以自然生态为代价,耗尽人类的资源。我们都知道,破坏者正一日一日地腐蚀破坏着我们认为稳固的基础;知识正以惊人的速率在膨胀,科技进步也日新月异,社会传统正在急剧变迁,而我们尚未自觉到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影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柏林围墙的倾圮,是破坏者能量最有力的表现。我们不再是在自己所熟知的旧世界里,旧世界已死,我们正在重建新世界。这项重建的结果,很可能是破坏和毁灭,除非我们注重爱人者原型的特质,明白什么是我们真正喜爱和珍惜的,而且能更加认识自己。所以,我们要整理出过去和现在有哪些传统价值值得被珍视和保存,我们也要从个别和整体的观点,来决定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世界,想如何改造这个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