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老板为什么忙(4)

为什么你的公司没长大 作者:田友龙


折腾是检验人才的标准

小老板之所以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根源在于他们始终是一个人在战斗。但小老板一般情况下也不真的是孤影一人,只要度过生存期,身边至少也有十来个人了。但不可否认,小老板依然感到很孤独。

第一,小老板用人方法很特别,条件相当苛刻,要求所用的人与自己是同路人。因为小老板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命,试想谁会精心呵护,谁会轻易交给别人?人心是最难把握的,小老板并不是什么心理学专家,谈不上有多少读心术,加之受“防人之心不可无”这种普遍的人际关系法则影响,小老板用人时总是满腹狐疑,日子久了才能做到深信不疑。简单来说,小老板用人的基本法则是“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

第二,小老板深刻地知道市场竞争拼的是综合实力,企业的实力源于员工的能力。所以小老板对员工的要求尽量追求理想化,即最好是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试想,假如有这样的员工该有多好:一个人可以干十个人的事,女人可以当男人用,男人可以当牲口用,做大做强企业的目标也指日可待。但话说回来,小老板毕竟不是伯乐,知人善用从来就不是他们的强项。小老板聘用员工往往会“赛马而不相马”,于是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时不时就把员工拉出来遛一遛,通过赛场的表现来判定员工到底是骡子还是马。

折腾是赚钱的方法

不少人说小老板做企业政策朝令夕改,这是对小老板的误解。其实小老板经常改变的政策只有一条——分钱法则。我们知道,逐利是资本的本性,利润最大化是每位老板的天职,这无可厚非。再说,赚钱是一种本领,花钱是一种技术,只有说到分钱才牵涉良心。也许小老板曾经太穷,在金钱面前难免显得浮躁,这使得他们对钱的态度很特别。在他们眼里的钱与心里的钱不一样,心里盼着多赚钱——利润最大化,眼里盼着安全——风险最小化,更有点不健康的心态是,只想赚钱不想花钱,或者少花钱。

小老板多是“三无”产品,一无品牌,二无资金,三无良好的工作环境,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吸引人以激发人的斗志,他们总是打着灯笼找人。除此之外,小老板用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降低用人风险,追求先有产出后有付出。我们知道,小老板自己就是特殊材料制造的,善于解决别人根本无法解决的难题,他们会别出心裁地打出“多劳多得”的旗号,通过低底薪甚至无底薪(其实就是中小企业比较流行的承包制)高提成的方式来吸引人。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胆子大,天不怕地不怕,抱着“大不了爹妈晚生几个月”的思想赌一把,其中也就有那么一些幸运儿,凭着一颗勇敢的心和歪打正着的运气,真的做出了突出业绩,结果收入高得让老板有点眼红。是啊,看到员工赚这么多钱,小老板心头能舒服吗?于是小老板要么重新制订分钱法则,要么找借口不兑现承诺。

如今的市场经济流行“决胜终端,渠道为王”。小老板做企业自然就存在一个速胜法——借力渠道。而在终端决定一切的时代,渠道资源十分稀缺,如何吸引渠道的眼球并打动他们的内心,就成了小老板的必修功课。多数小老板选择了包装与忽悠,经常标榜“实力强、产品优、营销新、支持大”。等到招商的时候,小老板又表现得非常大气,什么决策都敢下,什么承诺都敢答应,终于经销商开始云集、客户开始主推,市场一下子就做得风生水起。小老板一见形势大好,心想客户赚得多自己却赚得少,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这时候他们就开始打小算盘,要么当初的承诺不兑现,要么立即“改决策减人员”,要么自起炉灶。

小老板通常认为市场竞争靠的只有速度,越是小企业就越要超常规的增长,否则就会掉队甚至淘汰。因此小老板热衷于追求高速增长,经常下达诸如“业绩翻番”之类的任务。与此同时,小老板却对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研究不多,第一他们没有耐心,想速胜;第二他们没有为这个任务做好准备;第三他们缺乏完成任务的保障与支持。这样下来,所谓的高任务最后变成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终究小老板相信人定胜天,他们大喊“没有做不好的市场,只有做不好市场的人”,在用人方面他们总是不断招聘、培训和解聘,永无止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