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老板为什么忙(6)

为什么你的公司没长大 作者:田友龙


3、为什么忙之五假勤奋

“忙”是这样养成的

小老板确实忙,他们的工作状态一般是这样的:手里干着一件,心里想着一件,嘴里说着一件,眼里盯着一件,挂号等着的还有十件……正如那首老歌里唱到的“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其实这一切都是被逼的,创业初期的艰难是每个老板都体验过的。但让人看不懂的是,小老板已经创业三五年了,企业团队基本已配合默契,一些事也已放手,小老板按理说该轻松一点才对,但事实上多数小老板仍然高调宣称自己很忙。难道小老板生来就是一苦二累三受罪的命?难道老板就不会享受生活?说实在的,小老板本身并没那么忙,通常都是故意显得很忙,其中另有目的。其目的是什么?是给市场、给员工、给客户信心!

“忙”代表着地位

为什么说“忙”就代表着地位?这得先说说中国式管理的一些东西。中国式管理大体来说分为管事和做事,管理者有权无责,做事者有责无权,因此层层请示是管理的基本模式。在这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中层级越高群体越小,处于最顶端的那个焦点就是权力最大的位置。这样看来,权力越大事就越多,日理万机总是领袖和重要人士的专用标签,无所事事总是无足轻重之人的标志。因此,在中国式管理组织中,“忙”是一种特权,其程度大小象征着地位与身份的高低。

小老板市场地位不高,影响力有限,缺乏必要的关注,但由于他们不甘寂寞的天性,总想要一些形式来证明自己的地位和影响,而把忙挂在嘴边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即使很多时候他们并不忙,他们想表达的真正含义是——我忙,因为我是重要人物。

不过,仅仅靠说自己忙难以经得住别人推敲,要真正让人信服关键还得要真的表现得忙。落实到企业实际中就是,在本来没多少事的企业里没事找事:本来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问题,非打三次,并美其名曰过程管理;明明办公桌前能说请楚的,非得开个会,高调宣扬这是科学决策;明明一句话就能解决,非搞出个制度,并郑重地说这是管理正规化……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小老板就是在复杂的过程中一点点变忙的。

“忙”是一种营销方式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多数企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开工不足的难题,这时候,“忙”就意味着有生意做,也意味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强。这便是“忙”在商人眼中的另外一种解读。有人戏谑地形容好企业好行业为“一片繁忙”。

当“忙”与企业相结合的时候,小老板就会发现自己收获了意外的惊喜:第一,生意兴隆,发展势头好;第二,“忙”暗示着企业里有位能干的老板,好老板本身就是市场竞争力。而对于客户来说,其选择的基点就是一个企业的老板和未来。这个“忙”无异于具有了不投入就有产出的价值,符合小老板经营企业的理念。

因此,小老板想方设法包装自己,让自己显得忙碌:上洗手间还打手机,半夜往公司跑,事事走过场……

“忙”是一种管理方法

小老板忙也是内部营销的一种需要,换句话就是说,很多时候忙是做给员工看的。小老板成功“胜不在智更不在德”,凭的是一颗勇敢的心和拼命工作的精神。因此小老板的内心深处有这么一条坚定的信仰——“忙”,生意就会好。不光自己要忙起来,员工也忙起来,整个公司都忙起来,生意才能变好!

但这样做的问题在于,员工眼中的企业与老板眼中的企业是不同的,老板把企业当成命,而员工看到的只是职场和职业。职场的法则便是讨价还价,按劳报酬,特别是80后、90后成为职场新的生力军,工作不再是这些人全部的追求,如果工作仅仅是吃苦受累,他们不会理解,努力工作对他们来说相当困难。

识人用人管人一直都是企业界的难题,而且小老板并不打算为员工支付更高的薪水,很多时候也没有什么激励措施,所以小老板要让员工好好工作真是难上加难。小老板一般称不上是管理高手,他们的长处是善于解决复杂问题,他们相信一个质朴的道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老板带头员工就一定会加油,员工总是在学习老板,最后成为老板的影子。很多小老板都想让员工看到自己很忙,以此来带动员工为企业出力。但老板的没事找事、把简单的事情搞成复杂的事情,或者把一件事分成几件事,都让小老板“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