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中国人要外圆内方——西安讲座答听众问(1)

无限江山:孔庆东谈文化 作者:孔庆东


我想问一下孔老师,刚才您说现代文学是“五四”运动以后才产生的,我想您能不能再说清楚一点儿。对于现代文学您提倡挖掘人的灵魂,像徐志摩先生和他的老师康有为先生。当时康有为先生曾说,“欲新一国之民”,主张将人的灵魂像鲁迅先生一样挖掘出来。我想您能不能把“五四”运动才开始兴起现代文学的观点再讲清楚一点儿。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这是梁启超说的,梁启超是变法运动的重要人物,他比康有为的思想更新一点儿。新在哪里?他重视通俗的文艺作品。小说这种东西,在中国本来没有地位。我们大家想,中国最伟大的文学是古代文学,但是在古代文学中小说可以拿掉,当然我们小说写得很好,我们四大古典名著都是伟大的作品。但是把所有这些作品都拿掉,中国古代文学史仍然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史,我们只要有《诗经》《离骚》,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行了。

在古代文学中小说是不重要的,地位很低。小说的地位什么时候高?是从有了梁启超的时候,梁启超只是一个开始,真正高是在“五四”时期。四大古典名著是谁命名的?是现代人命名的。四大古典名著产生的当时没有那么高的地位,历代人就是这样,看不到身边的伟大现象,当时的家长也不让孩子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现在怎么样?读四大名著成了雅士。几十年后金庸作品的命运也是这样。

梁启超有一个伟大的地方,他把小说拉到文学的中心,他说各国富强都是因为重视小说,这个话说得很夸张,听文人讲话不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它。文人说话就喜欢夸张一点儿,重点是什么?就是要重视小说。他说西方国家强大,是因为老百姓每天没事儿看小说。其实不是这样。但是在西方,小说确实很重要,我们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什么?古代文学去掉小说后不失伟大,现代文学则根本去不得。如果把小说去掉了,把鲁迅、茅盾、老舍、巴金去掉了,现代文学还有什么?所以现代文学不能放弃小说,这个是梁启超之功。梁启超是徐志摩的证婚人,在徐的婚礼上还教训他一番,因为徐志摩见异思迁。

在“五四”之前中国小说是很发达的,小说已经繁荣起来了,老百姓没事儿读的是小说。但他们读的是《七侠剑》,已经堕落的武侠小说,没有武侠精神,而不是现代的武侠小说。金庸小说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的小说人物都是独立的人,是“五四”精神培养的人。金庸小说继承了鲁迅精神,它的英雄人物绝不是政府的走狗,而是为民请命的英雄。如果没有“五四”时代建设的“人的文学”,是不会出现梁羽生金庸古龙的。

我经常看您的博客,谢谢您给我们带来开怀大笑的感动。今天和您面对面地交流,我们确实感到很荣幸。我有一个问题,刚才听您讲,我感觉您认为作为中国人精神世界最大的时候是在唐朝,或者说作为知识分子是在宋朝。您认为在现在或者是将来,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还有没有保留那么多的精神的可能?是不是随着国家及其越来越细微的发展,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没有那种可能了呢?

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正处在寻找新的人类文明模式的阶段。根据我有限的接触范围,我觉得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东方的、西方的知识分子都很苦闷。我们通过自己的专业,表面上研究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社会学,其实我们共同在寻找人类发展的模式。美国的文明模式显然是野蛮、霸道的,让大家活着不舒服,显然不是理想的模式。这就是我们古人所批评的霸道,古人推崇的是“王道”,“王道”和“霸道”是两种,美国是搞霸道,搞得大家不舒服,它自己的人民也不舒服。舒服的是少数美国资产阶级白种男人,其他人都不舒服。过去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不是理想的人类发展模式,苏联的模式我不敢断言它是背叛了马列主义,起码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路上走入了歧途,导致了它后来迅速地崩溃。可是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多米诺骨牌倒下去的时候,中国没有倒,中国巍然屹立,而且经济高速增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