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新文艺的创建者——新人(1)

无限江山:孔庆东谈文化 作者:孔庆东


二十世纪出现了这么一大批超人,有这个背景才有了“五四”运动,才有现代文学。现代文学的背景是有新人了,现代文学的目的也是不断地塑造新人、找寻新人。鲁迅的作品主要是批判过去,批判停滞的、灰暗的旧社会。无论是孔乙己、祥林嫂、阿Q,都是我们要告别的形象。鲁迅的作品告诉我们那样下去不行,我们不能生活在那种社会里,但前面的路在哪儿?

郭沫若、茅盾、老舍这些作家就在作这样的探索,在往前走。老舍的作品既塑造老市民,又企图塑造新人。但我们知道,新人塑造起来是非常难的,因为还没产生,或者是刚刚有个萌芽,你干了一件好事就来责问你,就来找你的缺点,我们的社会特别容易对新人求全责备。这个社会当一个好人太难了,因为人都有缺点。你是一个好老师,他责怪你不会洗衣服;你衣服洗得好,他说你文化程度不高。找一个人的缺点太容易了。我们什么时候看人能像孔子那样,只看人的主流就好了。为什么说话、写文章总要带八股气呢?比如一个人有很多优点,但是,“还有两个缺点”。我们现在评价人总是这样,能不能缺点只要不是太大就不说了?只要说这个人一生中做过两件好事就可以了。而评价坏人的时候倒是要写上些好话,这才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即使对待坏人我们也有最大的宽容,这才叫真的自由精神。

许多新文学作品总是写坏人更成功,写老的、旧的形象更成功,写新人不是那么成功。写新人,到了新中国才获得了大量的成功。为什么?因为新中国的文化本质,就像我刚才讲的朝鲜一样,为产生新人提供了空间。新中国建立之后,文学的主人变了,变成了“人民”。我是搞现代文学的,我们现代文学的一些学者经常看不起当代文学,说现代文学出了那么多赫赫有名的作家,随便一举就鲁郭茅巴老曹,还有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都是名家,一举一大把。你看当代文学,就没有这么有名的人物,而且到了当代文学的时候,那些现代文学作家但凡还活着的,也没写出什么好作品来。这样一看,好像当代文学的成就不如现代文学。

我从来没有这样讲过,我说你评价一个时期的文学,标准是什么?怎么能拿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别人呢?人非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随时随地不小心就拿自己的标准评价别人。比如说四川人到别的省去吃饭就嫌菜不辣,你山西人到别的地方嫌人家菜不酸,这能算是人家的缺点么?不能拿你的标准去看别人,你可以看出区别来,不能评价高下,评价高下这个事情特别需要谨慎。

当代文学,它不注重作者是谁。你如果藉此指责当代文学,那你怎么不指责古代文学?很多古代的小说,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作者是谁,我们现在写的那些作者都不是板上钉钉的,都是我们猜的,都是经过学者考证之后估计差不多可能是这个人吧。比如说《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这不是百分之百的,没有人能肯定就是曹雪芹,连曹雪芹是谁我们现在都不清楚。曹雪芹跟曹沾到底是什么关系?是父子还是子父,还是同一个人?到现在都没搞清楚。以前印《红楼梦》,作者写的是“曹雪芹、高鹗”,你看现在出的《红楼梦》还是这么印吗?不是了吧。因为高鹗是续作者的说法已经被推翻了,现在印的是“曹雪芹、无名氏”,再过十年不定怎么印呢。所以说不能以这个作家跟作品的关系是否确定来评价。

为什么现代文学中作家这么重要呢?我们要知道现代文学那个时候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讲究个人著作权,所以突出作者跟作品的关系恰恰是资本主义文化生产的特性。这书是我写的,我拿稿费,我拿版税,所以作者很重要,媒体要突出地宣传这个作者。社会主义社会,文学的性质变了,作者变了,读者也变了。我们现在所习惯的这种资本主义的小说,它的阅读方式是什么?它的消费方式是什么样的?是一个人躲在个人空间里偷偷地读。一般没有俩人读的,除非是男朋友女朋友俩人一块儿读,但是读到某些不便于俩人一块儿读的地方还是要分开——总有一些地方只便于一个人读。这是资本主义文化消费的一种方式。古代不是这样,古代李白把一首诗写在墙上,谁都可以看,大家可以一块儿看。因为里面没有什么儿童不宜的地方,大家可以随便读。小说就不一样,小说里有大量儿童不宜的篇章,不便于一块儿读。所以资本主义特别要讲究保护个人隐私,保护个人空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