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庸小说中的侠义(13)

那些城 那些事 作者:方方


虚竹人生的理想这不灭绝了吗?但是,这时柳暗花明,我们发现虚竹仍然是一个好和尚,这时我们接触到了佛教思想的真谛。原来那些戒,都不是佛教思想,那些戒都是和尚们瞎念的。就好像每天念着马克思主义那些人并不是真的马克思主义者,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一定要读《资本论》一般。

真正的佛家精神就是有一颗菩萨心肠,救苦救难。至于你吃不吃肉,喝不喝酒,娶不娶媳妇无所谓。人是不是好和尚跟那些东西关系不大,关键是你有没有慈悲的心肠,把金庸笔下的那些侠客的武侠光环去掉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他写的其实就是我们普通人。

除了这些正面的大侠之外,与此相映照的,金庸还写了一些不能称之为“侠”的武林人物,或者我们可以叫做“伪侠”——虚伪的侠、假的侠客。

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人,我想应该是岳不群。一个小说家,能够让人记住他几十个人物的,只有金庸一个人。金庸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很多人物都可以进入当代文学人物画廊。岳不群早在七十年代就成为某一类型人物的代名词了。金庸的小说是风靡东南亚的,东南亚的人都读他的小说。在七十年代越南还没有统一的时候,分为南越、北越。在南越的一次议会吵架中,两个议员吵起来,一个议员说:“哼,我看你就是岳不群!”对方也毫不示弱:“哼,我看你就是左冷禅!”你看,金庸的人物已经可以被越南人用来吵架了,可见他的小说何其深入人心。

岳不群表面上说的那一套,都是最“侠义”的、最光明正大的,可是他做的是另外一套。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有很多吗?令狐冲最大的痛苦,就是他有岳不群这样的一位老师。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一旦出现了坏老师,让人格外痛苦。

我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是我从小到大,遇到的全是好老师,从小学一直到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我遇到的全是好老师。我在想假如我人生某一段,碰上这么一位老师,那我不毁了吗?

父母不好,还不要紧。父母不好,你可以离家出走,你可以到外边去,社会天地很广阔。老师对人的影响可不得了,假如遇到一个粗暴的、打你骂你的简单的坏老师那还可以,如果遇到岳不群这样的伪君子,表面上做得比谁都好,实际上是阴险无比,那就完了。

金庸写的这种坏老师不止一个,所以我常常想,金庸为什么想问题这么深刻?他为什么写了一连串的坏老师、坏师傅?

金庸还有一部小说叫《连城诀》。《连城诀》里写了好多坏老师,把人性恶的一面都展示出来了,写得很恐怖。这是人生最痛苦的一种感觉吧!

鲁迅曾经讲了人生最痛苦的一些事,其中有一件是被所爱的人误杀,这是一个很大的悲剧。我觉得人生还有一件最痛苦的事就是遇到岳不群这样的老师。

这种表面上说得比谁都好的“伪侠”老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有的。在毛泽东时代,口头上喊得最革命、最马列的里边就有这样的坏人。在今天这个时代,口头上讲的最民主、最自由的里边也有一大批坏人。这些人嘴巴里讲着一些时代最时髦的话语,心里想着的都是个人的功名利禄,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

这样的人,其所作所为和“侠”是相反的,但是我把他叫做“伪侠”,不叫“反侠”,因为“反侠”这个名称,我用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就是韦小宝。韦小宝不是“伪侠”,也不是“侠”,他不想当侠,他也没有那个本事儿。他人生中有好多次机遇可以学到最好的武功,他都不学。陈近南教他武功他不学,陈近南一走,他就找理由推托,学武功太难了不学。后来他又遇到一个天下功夫最高的人——九难,就是九公主,九难是他师傅,也想教他武艺,他又不学。后来,九难看穿了他的这个本质,教了他一项功夫,他学得可好了,这项功夫叫“神形百变”,专门用来逃命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