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瘟疫,人类的影子(16)

21世纪中国最佳纪实文学2000-2011 作者:李朝全


钟南山担任专家组组长后,分别来到医务人员感染比较严重的中山二院、中山三院会诊。2月6日来到中山三院,当他走进隔离病区后,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走到每一个“非典”病人床前,近距离地听取肺音,检查病人的口腔,认真阅读病人的胸片。同为专家的邓子德此时已经是一个病人,后来和我谈到钟院士这种精神时仍很感动。

看完病以后,钟南山感到情况严重,于是说,把病情严重的转到我们呼研所来。于是,张天托、邓子德、邓练贤先后都转到了钟南山院士的呼研所。

在呼研所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张天托康复了,邓子德也出院了。

人们期待着邓练贤的病一天天地好起来。

转到呼研所后的邓练贤病情逐步好转,并且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了普通病房。妻子朱秀娟也可以去看他了。第一次妻子来到医院,当时他还不能说话,就用笔在纸上写道:“我真高兴,又见到老婆了!”

妻子朱秀娟,也满怀着信心等待着他的进一步康复。

可是,“非典”的凶险和反复在邓练贤身上表现得非常充分。他的病情突然恶化,从普通病房又搬回了重症监护室。

朱秀娟煲好了汤再次去看他,却见他拿着勺子的手在发抖。朱秀娟说:“我来喂你吧。”

刚开始邓练贤还要强说自己行,可手实在抖得厉害,只好让妻子来喂。

再次去看他时,邓练贤已经不能说话了,只能用笔艰难地写下几个字,“我肚子好饿。”

直到今天,朱秀娟也没有弄明白,丈夫写下“我肚子好饿”是什么意思呢?朱秀娟琢磨了好久,也没有弄明白。

等到朱秀娟又一次来到呼研所时,邓练贤已经连笔都拿不动了。但神志还是清醒的。这一次让朱秀娟刻骨铭心,因为以往每一次来,邓练贤都怕妻子感染上,总叫妻子早点离开,可这一次他却拉着妻子的手,久久不肯松开。难道,他已经有了不祥预感?

手心,手心,手能传达心的感觉。

朱秀娟仿佛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她马上通知了家乡的亲属们。

2003年4月21日上午,朱秀娟带着儿子一起来病房看邓练贤。邓练贤微闭着眼睛平躺着,脸上十分平静。

朱秀娟轻轻摸着丈夫的额头说:我看你来了,儿子看你来了。你能听得见吗?

邓练贤没有反应。

朱秀娟提高了声音:儿子看你来了,健平(邓练贤儿子的名字)看你来了。你听得见吗?

邓练贤还是没有反应。

但是,有一颗晶莹透亮的泪珠,缓缓地、缓缓地从邓练贤的眼角流了下来……

2003年4月21日下午5点许,邓练贤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消息传进了中南海,日理万机的总书记胡锦涛挥笔写下了如下文字:德江同志,请转达我对邓练贤同志不幸逝世的沉痛悼念,对邓练贤亲属的亲切慰问。我坚信,有广大医护人员的奋斗与贡献,有全国上下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就一定能战胜疫病。

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黄华华,带着胡锦涛总书记的嘱托来到邓练贤的家中,传达了总书记的亲切慰问。

2003年4月2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邓练贤等同志烈士称号。

(杨黎光著:《瘟疫,人类的影子——“非典”溯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