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昂贵的选票(4)

21世纪中国最佳纪实文学2000-2011 作者:李朝全


承诺书

我叫史回中,现年43岁,复员军人,中共党员,喜逢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我将借此大好良机,力争参加老窑头村民委员会主任竞选,如能当选我将在任期内为我村村民办好以下几件事:

1.彻底解决村民烧炭问题;

2.全部减免村民生活用电电费;

3.按时发放教师工资,包括历欠教师工资及干部工资;

4.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发放100元;

5.任职期间每年推地40亩;

6.根据煤炭市场价格,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企业利润;

7.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交通环境,全村每个大岭都能推一条上车路,让村民彻底改变人背肩挑的落后耕作局面;

8.如能当选,我将用自己的钱,凭户口本为每个村民发放150元(3日内)。

以上8件事我本人当选后,如实照办,决不失信于民欺骗群众。

承诺人:史回中

2003年3月16日

这不仅是史回中的第一份承诺,而且是老窑头村有史以来,第一份把老百姓当成主人的宣言!寥寥数语,具有划时代的性质!

史回中的八项承诺,是经他认真思考的,针对性很强,对史明泽有一定的杀伤力。

他的第一条:彻底解决村民的烧炭问题。

他为什么把这样一件小事作为首条承诺呢?史回中有他的道理。

煤,是老窑头人的“家宝”。就像种田人随时可以到自己的地里摘南瓜和玉菱吃鲜一样,“挣钱不挣钱,先落个肚子圆”,这是人之常理。多少年来老窑头村的人烧煤从来不掏钱,不论谁在这儿开煤矿,只要听说你是老窑头村的人,你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因此,老窑头村每家每户的门口都堆满了乌黑发亮的块炭,使外村的人很是眼馋。

但是近几年,这种情况变了,煤矿已承包给了私人,到这里拿炭就是拿钱,矿老板心疼了。也有少数实在生活不下去的村民,也顾不上什么合理不合理,竟然到矿上拿走煤以后,反手又卖了外地人,弄几个钱糊口。矿老板有矿老板的难处,这样下去也不行啊!老窑头村有一千多口人,都这么办,他不就连家底都亏了吗?煤矿的管理人员也开始制止这种乱拿煤的行为,从此老窑头村人历史上享有的烧炭不掏钱的“特权”消失了。

山里人有一种恋家怀旧的心态,即使是一块金子,只要没到自己手里,别人拿走他觉得无所谓,反之,哪怕是一颗扣子,一旦缝到自己衣服上,不小心丢了,他也会心疼几天。谁承包集体煤矿他们不很关心,你大把大把地挣钱,他也不大在乎,但是他们家里烧煤也要掏钱,哪怕一点点,也是在他们的心口上戳了一刀。

史回中的首条承诺明里说炭,其实是在打心理战。

史回中第二条承诺:是全部减免村民生活用电电费。

看起来也是小事,但小事后面同样有大文章。

老窑头的村办煤矿曾给老窑头村带来辉煌,集体企业的壮大,使该村的福利事业令人羡慕,“孩子上学不交费,村民用电不掏钱”,是老窑头村人的骄傲。煤矿承包给私人后,一切都变了,集体收入就那么多,“行政开支”越来越大,今天这个部门要收费,明儿个那个单位要收钱,七收八收,村集体捉襟见肘,只得免去村民原有的福利。这就应验了那句老话:羊毛出在羊身上!上面的收费转嫁到农民个人头上,于是乎,这也要交钱,那也要交钱,没钱就断电!

史回中的减免电费承诺同样是心理战,他是要拿往事来刺激选民的神经。

史回中的第三条承诺是:按时发放教师工资,包括历欠教师工资及干部工资。

前面说过,老窑头村曾有“孩子上学不交费”的优越历史,民办教师的工资全由集体承担。这几年不行了,教师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好一点的教师都跳槽了,村里的教育事业成了一大问题。

城里人懂得智力投资,山里人不那么叫,但也知道啥合算啥不合算。面对贫困,他们怎么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中学,然后考上大学,拿国家的铁饭碗工资呢?现在好教师都走了,这还了得,贫困的帽子要作为遗产留给下一代了,他们能不着急吗?如果教师工资按时发了,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再说村干部的工资。农村干部不论是乡里任命也好,村民选举也好,都代表着一定的家族势力,他的背后有一大批人。拉过来一个干部就等于拉过来一个小集体。

因此,史回中的这一条承诺,对选民同样有吸引力。

史回中的第四条承诺: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100元。

这一条有双重效果。老窑头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二三百,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票源,能把这一部分人的票拉过来,不是个小数目。再则,给老人发钱,也就减少了子女的经济压力,他们能不掂量吗?100元并不多,但能四两拨千斤,牵动所有人的心哪!

最耐人寻味的是他的第六条承诺:根据煤炭市场的价格,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企业利润。

靠山吃山,老热村靠的是煤。该村的煤矿主产2号优质煤,年产10万吨,固定碳达72.1%,灰粉在1.5%以下,每千克发热量为7565大卡,是生产冶金焦的好原煤。老窑头村原有的富裕和辉煌,全在这几个硬邦邦的数字和那个10万吨上。

老窑头村村办煤矿的第一份承包合同是1992年10月10日,由村委会主任史万义和承包人史怀荣签订的,合同承包期5年,到1997年9月30日期满,承包人每年向村集体上缴利润8万元。

据村民讲,后来史怀荣又把合同转包给史明泽。既然是转包,就算是“二手”矿,既然是二手,史明泽就不会占便宜。原因不外乎是,要么眼下煤矿效益不好,或者明挣暗赔,或者前景不咋样,原承包者心里有数,才甩手不干了。要么,谁接这个二手,你就得再破费,把人家还可能挣到的,提前预付出去。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谁不承认不行!

再说,承包煤矿不像承包其他什么,干煤矿这一行是有风险的,还是高风险!最头疼的是安全问题,出了人命,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在下化乡,前车之鉴有的是,瓦斯爆炸、塌顶及其他料想不到的事故一桩接一桩,有的承包者因此亏了血本。这还不算那些打点给各个部门大大小小的各路神仙的花费。现在的社会嘛,早是这样了,谁不承认谁是伪君子,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但是,如果煤矿老板再有个什么政治上的头衔,就是另一回事了,风险系数就大大降低了,还有那些各路神仙也不会那么胆大妄为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