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济基本面:生在中国,你了解中国吗?(5)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作者:高连奎


■为什么会被误解为阴谋论?

妒忌是最不健康的心态,妖魔化是最卑劣的攻击手段。郎咸平等学者的研究本来属于经济国防学的范畴,但是总被误解甚至被被妖魔化为“阴谋论”,特别是不少挂着经济学家头衔的人也这样认为。他们甚至认为郎咸平是金融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并以此来否定郎咸平。但是我们要反问这些人一句,如果当代经济学家不懂金融,那他能算经济学家吗?可惜中国大部分所谓的经济学家都不懂金融,很多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在金融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储备接近零。实际上,他们妖魔化郎咸平更多的是因为妒忌,因为郎咸平抢了他们的风头。但是,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跟不上时代的人必然被赶下历史的舞台,这是正常现象。

要想说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经济学的发展来谈起。当代世界,经济学研究已经走过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阶段,进入了金融经济学的第三个阶段。当代的经济问题,只有从金融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才可以得出满意的解释。那些早期批评郎咸平的“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是微观经济学家以及宏观经济学家。他们只能用他们那点可怜的微观经济学或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问题,因此,错漏百出也就不奇怪了。

具体到金融,可以分为两部分。谈到金融,大家首先会想到我们传统观念中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些可以算做金融;但是研究银行的学科更准确的说是“货币银行学”,真正的金融是公司金融和探讨公司融资问题的。货币银行学在美国对应的机构是美联储,在中国对应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司金融在美国对应的是华尔街,中国对应的沪深股市等机构。华尔街就是一个为公司融资的主要场所,郎咸平是研究公司金融的专家,其学生绝大部分都在华尔街就职,这也就是为什么郎咸平说起华尔街头头是道,如数家珍的原因。当前,世界经济很大部分受到华尔街的影响,因此华尔街一个投行的倒闭就可以导致一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这是翻遍传统经济学课本都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也是传统经济学家所不能解释的。

还有人说郎咸平是财务专家,但是郎咸平研究的财务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财务,而是上市公司的财务,实际就是公司金融;还有人将郎咸平称为“郎会计”,如果说财务与公司金融还沾点边的话,那会计与公司金融就已经相去甚远了,这些人简直是无知!

当代中国,甚至扩展到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的金融经济研究者虽然没有公开力挺郎咸平,但他们的观点与郎咸平并无二致。如黄明、向松祚、谢国忠、张庭宾、陈思进、宋鸿兵、刘军洛等,因为只要接受相同的教育,或是具有相同或类似的从业背景的人,他们是思维方式上基本上是类似的。郎咸平的理论也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

当代中国人的思想也是在不断进步的。就在一年前,宋鸿兵、郎咸平还被称为“阴谋论”者,现在货币战争已经开始了,已经摆上了台面,现在谁还用“阴谋论”这个词必然被称为“老土”,被当做笑话,这就是中国的发展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开始承认郎咸平的分析是正确的。郎咸平在中国就是充当的哥白尼、布鲁诺一类的人物。关于郎咸平的争议也会越来越小,这些人对待郎咸平是无知者无畏,郎咸平对待他们则是不知者不怪。

其实将郎咸平、宋鸿兵斥为“阴谋论”的人,就是在帮别人掩饰阴谋,掩饰阴谋的人就是充当着阴谋实施者的帮凶。当美国的阴谋败露遭到天下指责后,我们马上发现了一种奇怪论调,那就是“活该论”,他们的意思是华尔街没有阴谋,中国被骗了属于“活该”。中国为什么会被骗,还不是因为对游戏规则不熟悉,中国的经济学家不向大家普及游戏规则,在别人普及游戏规则的时候帮忙打掩护,掩护别人的阴谋,当阴谋得逞后开始骂中国活该,这些人是多么的可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