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E技巧:本土PE的10条准则(6)

我的PE观 作者:陈玮


考察3个以上的项目企业竞争对手

对竞争对手的考察有时比对项目企业的调查还要有用,因此,要选择与企业相关度最高的3个以上的竞争对手作为样本,比较竞争对手与项目企业的优劣,发现项目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不足,考量企业的市场地位和产品占有率。通过比较,我们发现,A企业的技术不错,但由于专业人才流失严重,有的甚至已经成为了竞争对手的技术负责人,与企业产品形成了潜在的竞争。B企业虽然目前不是行业领先企业,但其成长性大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有在短时间内成长为行业龙头的潜力。C企业新开发的产品技术领先,但市场推广尚显不足。

要永远对项目企业保持20个关键问题

作审慎调查的过程中,有一个技巧不能忽略,那就是去项目企业现场前一定要设计好访谈企业不同人员时的问题,要每次都对企业保持20个以上的不同问题。如何提问,如何设计,怎样找问题,这都需要在去企业之前先准备好。提问不仅是获得企业真实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手段之一,更能反映出投资者水平的高低。

要会问大问题,也要会问小问题,要学会问专业的问题,也要学会问轻松的问题。要将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设计,每次的问题都不相同。问题要越问越少、越问越精、越问越细,从大到小地问。审慎调查的提问方法有两种,一是针对性的提问,第二是漫谈式的提问,要让企业家对自己的企业通过这些问题思考一遍,即使对其了如指掌的问题也要再思考一下。这些问题也能让企业家了解投资机构在关心什么、思考什么,以便于双方在投资后的协调与配合。

至少与企业普通员工吃一次饭

与普通员工谈企业是作审慎调查的一种有效渠道,投资者一定要找机会与员工至少吃一次饭,利用这种非正式的机会和员工交流。对于依靠人力资源和管理的企业,这是一定要走的步骤。从员工的谈话中得到的信息,有时比企业管理者按照商业计划书准备的问题所带来的信息更能反映企业的问题。正是在与员工的交流中,我们发现A、B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都高于C企业。因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和态度往往反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类似于C的企业,不管其技术、市场有多好,投资者未来都会面临风险。因此我们提出,让C企业重新和员工依据《劳动合同法》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购买社保,改善其工作条件,留住核心岗位员工,以保障员工的稳定性。

突出重点、关注细节、重视程序是审慎调查成败的关键。经过以上9种方法的审慎调查,投资者对于企业的情况一般都可以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可以对是否投资作出初步的决定。从ABC三家企业的案例看,B企业管理规范、成长性好;C企业虽然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不完善,但企业管理层愿意改进,且企业赢利能力强,通过改善管理、扩展市场渠道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赢利水平,这两家企业最终都进入了投资委员会的会议,受到投资者的青睐。A企业虽然技术领先,但管理层变换频繁,是投资的硬伤,不符合我们的投资理念。

除了投资,还投什么?

可能到来的冬天对本土PE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商业模式需要从原来“投资+上市服务”的版本向“投资+管理服务+专业整合+资本运作”的版本提升,那些依赖Pre-IPO项目投资、缺乏提供管理服务能力的PE将受到考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