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无到有的产品战略(1)

产品炼金术 作者:史贤龙


M034从无到有阶段的企业特点

产品从无到有,要完成从激情、想法到商品、销售的“惊险一跳”,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向顾客与市场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产品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有人说创业企业不要谈战略、更不要讲产品战略,什么产品赚钱就做什么。说这些话的,要么是小商人,赚货物倒手的差价,要么就不是做企业的人。

作为向顾客及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没有对企业战略特别是产品战略的思考,企业投资与营销做什么呢?

任何创业者都会知道向谁、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自己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以及如何去接触或说服客户,即使这些认识是错误的。上述要素,是产品战略的核心结果——不仅是内容,而是产生或好或坏结果的判断及行动。

战略不是必须有专家分析报告、漂亮的PPT形式等,战略是企业的经营决策,一种取舍,一种确定之后的坚持,这种坚持中包括投入企业所有可能的资源,即承担风险,去创造市场价值,最后体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

二代创业家可以从前辈的资金、产品、人脉等起步,更多的创业者则需要从零起步,从零资产甚至负资产起步。

无论起步时的背景及资源状况如何,创业者都必须具备经营价值链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只有物质或有形资产,个人思维、个人勤奋、家族支持、社会关系等都可以变为资源。

企业经营成功的标志都是用个人资源(Resources)创造出企业资产(Assets)。

实现资源到资产转变的神奇工具,不仅是资源本身,更需要创业者(未来企业家)的战略思维能力与战略行动能力。正是创业者的战略思维,才能围绕企业的产品与目标,将个人资源转变成企业的战略性资源(经营性资源),从而驱动企业增长。

战略性资源,指那些为实现战略目标保驾护航的优先性选择。硬资产——企业资产负债表里的项目,恰恰大多不是战略性资源;软资源——经理人团队、领导人、社会关系(人脉、口碑)等,才是战略性资源。

企业战略即使不是关系生死存亡,也是决定着增长或衰败、盈利或亏损的分界线,绝不是装点门面的书面文章。当企业在谈到战略这两个字的时候,至少让自己处于这种临界性的决策状态,才能知道战略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无到有阶段的产品战略决定企业生死,这个阶段的产品智造方法,不是结构化或长寿化方法,是在策略性方法与创新性方法之间作出选择,然后选择具体的产品智造方法。

M035从无到有的产品战略关键词:洞察、策略、聚焦

我们将这个阶段的产品战略分为以下三个关键要素与步骤:

1洞察明大势

洞察不是市场调查,不是专家研究,也不是规范分析,而是在基于市场调查、运用专业工具、经过科学分析之后的判断:与自己的产品及服务有关的机会洞察。

机会洞察的核心,是通过对产品的品类规模、行业结构等的分析,确定自己产品所在市场的类型以及是否存在重大的机会。具体地说是从下面五个方向上确定产品的突破口:

一看竞争机会:自己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有什么竞争优势,如价格、品质、顾客服务、产品概念等。

二看行业趋势:行业所处阶段是规模化驱动还是价值化驱动,或者存在创新性驱动的机会。确定行业驱动力的重心,才能作出正确的产品定位。

在规模化趋势下,高价产品难以生存,如电子书市场;在价值化趋势下,走价格导向的产品,不是明智的选择,比如烘焙(面包房),消费者对产品创新、品种丰富及口味的需求远远高过单一产品的价格。掌握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则可以采用创新产品智造方法。

三看驱动引擎:产品不具备独创或超性价比的时候,渠道运作能力往往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关键引擎。

金丝猴奶糖没有大白兔知名度高,金丝猴选择了避开一线城市、投入更多的销售人员、加强三四级市场的服务与销售,做铺货、做终端,持续稳健成长为综合性食品集团。

四看顾客需求:在这个阶段,个别企业会采取创新性产品进入市场,这就需要从顾客未被满足的需求入手,制定产品战略,如五谷道场的非油炸方便面。

五看商业模式:销售模式、收入模式、业务模式等。好想你枣业的连锁专卖店模式、凡客诚品的平台整合资源的电子商务模式、动漫产业卡通形象授权收入模式等。

在8848宣告电子商务失败、互联网进入低潮的时候,马云认为电子商务=鼠标+水泥是一个错误概念。马云的洞察是:电子商务在早期,必须基于买家与卖家的价值需求:对于买家(网购迷)这是一个省事、省时间的“看货”渠道,对于卖家(网商)则是一个低成本、低风险的渠道投资。当网商、网购迷规模增大并产生依赖的时候,电子商务将回归其作为一种便捷交易渠道的功能。于是先有B2B的阿里巴巴,又诞生了C2C的淘宝。

获得大胜的企业在创立之时,都是从一个与众不同的产品洞察开始,逐步建成完整的商业体:品牌名称、产品形态、销售渠道、客户开发策略、传播推广策略、组织团队等等,最终这个商业体长成参天大树。

洞察是从平常的商业或生活表象下面,发现一座“金山”的矿脉。

洞察需要直觉、用心,这个过程很难量化。大部分商业洞察可以从一个有效的逻辑与方法中开始:运用产业营销战略思维,从研究准备进入的产业开始,思考这个产业的结构、特点、趋势、关键要素等,而不是只盯着自己的产品。

图3-3商业洞察的五个突破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