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时间中的宫殿(1)

时间的残渣 作者:冯峰


我是后来才知道,有关大明宫的详细历史。

介绍唐大明宫的纪录片是这样描述的:“1957 年,中国西北,陕西省会西安的城市边缘一个长满荒草的地方,考古工作人员正安静有序地工作着。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几乎没人关注这些挖掘黄土的人,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竟然掩埋着一座空前绝后的宫殿群。锈迹斑驳的文物陆续出土,残砖碎瓦不断被运走,一个沉睡了千年之久的大唐帝国皇宫 大明宫遗址慢慢地浮出了水面。”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大明宫“广三里,纵五里”。现代考古数据表明,大明宫的总面积为三百二十公顷,五千两百多亩,将近五百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是今天中国仅存的皇宫 紫禁城的4.5 倍。金铁木导演在他的史诗纪录片《大明宫》中做了这样的比较:“凡尔赛宫的大小只不过是大明宫的三分之一,大明宫的面积相当于十二个俄国的克里姆林宫,十三个法国的卢浮宫,十五个英国的白金汉宫 放在世界范围内比较,包括那些已经变成废墟的皇宫、完全消失的皇宫在内,也没有一座在规模上和大明宫相提并论。”也许这种比较略显牵强,但他的另一段解说词倒显得尤为中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从来没有一个朝代像大唐那样,留给后人无穷的想象 ”自大唐帝国消亡之后,时间过去了一千一百多年。今天,大明宫只剩下两个巨大的土堆,孤零零地屹立在西安市的北郊。一座土堆是大明宫的正殿 含元殿的遗址,另一座是皇家宴会厅 麟德殿的遗址。行走在巨大的遗址上,你仍然很难相信,如此高大而宏伟的宫殿真的存在过。

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分别为大唐的外朝、中朝和内朝。盛大的庆典一般在含元殿举行,而宣政殿则是真正的权力中心。宣政殿在含元殿以北三百多米,是大唐皇帝召集官员听政、与官员一起议政的地方。帝国的重大事务一般都在宣政殿讨论,关乎帝国大业的重大决策也都在宣政殿颁布。紫宸殿在宣政殿以北,是大明宫的第三个主殿,属于内朝。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能够在大明宫的紫宸殿受到武皇后召见,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据考古数据,宣政殿纵六进,阔十一间,大致70 米长,30多米深,高24 米左右。紫宸殿纵六进,阔九间,大致60 多米长,30 多米深,高21 米左右。

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六月五日,大唐的第三位皇帝 唐高宗李治和他的皇后武媚娘 也就是之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武则天迁入大明宫。公元664 年农历正月初一,是大唐的新皇宫 大明宫落成后的第一个元日。元日的大朝会是帝国最为隆重的庆典,许多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甫、岑参、贾至、白居易都曾经对这一盛大的早朝做过描写。随着大唐帝国的消亡,大明宫渐渐变成了废墟,并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我们依然可以从那些美丽的诗文中窥探到她模糊、远去的背影。

大明宫见证了大唐帝国前所未有的荣耀,也目睹了她的衰落。历史跨度达两百多年。

1957 年,在大明宫毁灭之后1050 年,考古人员发现了这座沉睡千年的宫殿。自发掘以来,大明宫的考古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2008年,在大唐帝国消亡之后1101 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保护与改造工程启动。

2009 年底,我和妻子的《用不用:冯峰和卢麃麃作品展》在广州的扉艺廊展出。展览期间,我的朋友 建筑师邵菱介绍澳大利亚IAPA 建筑设计公司广州分部的负责人彭勃给我们认识,并问我们是否有兴趣加入他们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因为他们遇到了难题,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这个项目中最核心的中轴线上的两座标识性建筑 宣政殿、紫宸殿的复原设计方案几度被推翻,最终他们希望通过艺术家的介入去寻找观念和方法上的突破。我回答他们说,只要是我没做过的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我都有兴趣试一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