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至死不渝(13)

至死不渝 作者:(美)约翰·狄克森·卡尔


的手肘撑在椅子扶手上,一手托着腮,若有所思地看着写字台上的遮光台灯。

“你是说,”迪克·马克汉姆厉声道“你想告诉我,这女人又是莱斯莉?我的莱斯莉?”

“没错,你的莱斯莉。只不过,之前她曾经属于别人。”迪克正想站起来,又坐了回去。

小屋的主人并不是有意冒犯。他只是像外科医生一样,用锋利的手术刀,试图切掉迪克身体上的肿瘤。

“那次,”他又说“警方确实展开了调查。”“结果呢?”

“和前一次结果相同。”“警方证明她不可能作案?”

“很抱歉。警方只能证明,无法证实是她下的手。和福斯特案一模一样,当晚妻子不在家……”

“不在场证明呢?”

“没有确切的不在场证明。其实,有没有都没关系。”“请继续,哈维爵士。”

“戴维斯先生是利物浦当地的经纪人,”爵士说“尸体被发现时,是趴在写字台上,就在他所谓的‘书斋’里。而且,房间同样是从内锁死。”

迪克单手扶住额头。“锁得结实吗?”他问道。

“窗户不单锁着,木百叶窗也关着。门上有两道闩-都是全新的,卡得很紧,没办法动手脚-顶部有一个,底部还有一个。他们家是那种老式的大宅子,非常结实,可以从里面封得死死的,像堡垒一样牢不可破,绝对没有动手脚的空间。

“调查发现,戴维斯早期做过药剂师。他肯定知道氢氰酸的气味,不可能误注入自己体内。如果凶手声称替他注射某种无毒的药液,也骗不过他。因此,这案子要么是自杀,要么肯定是谋杀。然而,现场并没有打斗、挣扎的痕迹。虽然戴维斯是个糟老头,但块头仍然不小。面对散发着氢氰酸毒气的注射器,他不可能束手就擒。而且,现场是封闭的密室。”

哈维爵士撅起嘴,头偏向一边,以便更好地欣赏听众的反应。“先生们,案情简单明确,让警方恼火不已。他们知道是谁干的,就是无法证实。”

“针对调查,莱……”迪克控制着自己不祥的想象“我的意思是,死者妻子怎么说?”

“她当然否认谋杀。”

“我知道,但她具体是怎么说的?”

“她睁大眼睛做无辜、害怕状。她说她不明白警方是什么意思。当然,她承认自己曾经是伯顿·福斯特夫人,但声称整件事是可怕的巧合。对此,警方能说什么?”

“除了讯问,警方没干别的?”

“自然,警方还对她进行了调查,但没什么发现。”

“然后呢?”

“他们试图对她提出其他控诉,”哈维爵士说“但没有成功。追查毒药来源,没有查到任何与她相关的线索。没错,她是以假名和戴维斯结婚。但只要不涉及重婚或诈骗,使用假名并不违法。警方查不出任何问题,只能罢手。”

“那之后呢?”

病理学家耸了耸肩膀,再次瑟缩起来。伤口带来的不便让他非常恼火。

“她之后的经历我了解得不多。我和海德雷都没亲眼目睹。两次案件后,这位美貌的寡妇身价已然不菲。第二起案件后她就消失了。三年后,某个住在巴黎的朋友寄来一张法国剪报。我曾经把这位女士的故事当成经典案例告诉过他。

“剪报上的新闻内容是乔治五世大街?发生了不幸的自杀案。死者名叫马丁·贝尔福德,是个年轻的英国男人,在乔治五世大街上拥有一套公寓。他刚刚才和某位名叫莱斯莉的女士订婚,女士姓什么我忘了。莱斯莉女士家住佛什大道?。

“订婚四天后,他前往女士的家中庆祝。当晚,死者于十一点离开女士家,身体无恙,心情上佳。他直接回了家。第二天一早,死者被发现死在自家卧室中。现场情况就不用我再说了吧?”

法国巴黎连接香榭丽舍大街和塞纳河上的阿尔马桥的一条街道。原名阿尔马大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改名为乔治五世大街,以纪念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法国结盟战胜了德国。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附近的一条街道。

“跟前两起案件一样?”

“完全一样。案发现场是封闭的密室,你们也知道法式门窗是怎么回事。死因是注射氢氰酸。”

“然后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